据《每周评论》(1919年5月11日)记载:学生们边行进,边宣传,“许多人民看见掉泪,许多西洋人看见脱帽喝彩,又有好些巡警也掉泪”。这说明五四运动
A. 是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B. 激发了广大人民的觉悟
C. 青年学生发挥了主导作用
D. 得到了西方国家的支持
1871年颁布的《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联邦领土由下列各邦组成:普鲁上与劳恩堡、巴伐利亚、萨克森、符腾堡、巴登、黑森……贝克、不来梅和汉堡,帝国依据本宪法规定在联邦领土内行使立法权,帝国法律应高于各邦法律……”这表明德国
A. 皇帝凌驾联邦议会之上
B. 各邦在联邦内享有不同的立法权
C. 用法律的形式巩固革命成果
D. 普鲁士在联邦中享有特权
“历史仿佛在故意卖弄哲理,几次革命都未能巩固共和国,一帮落魄贵族在走投无路中找到的权宜之计,却成了法兰西共和国的真正起始!”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 落魄贵族是法国大革命主导力量
B. 直到此时法国才第一次建立起共和国
C. 1875年宪法标志第三共和国建立
D. 法国共和制的最终确立是妥协的产物
1689年英国议会颁布的《权利法案》既沿袭了罗马法的精神,又开启了近代民主代议制的先河,其在世界民主化进程中最为深远的影响是
A. 确立了君主立宪制,为世界各国普遍接受
B. 以法律条文捍卫了资产阶级的利益
C. 实现了由“主权在君”到“主权在民”的革命性转折
D. 解决了革命引起的政局动荡问题,为国家崛起提供了坚实的政权保障
《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记载:“始皇帝幸梁山宫,从山上见丞相车骑众,弗善也。中人或告丞相。丞相后损车骑。始皇怒曰:‘此中人泄吾语。’案问莫服。当是时,诏捕诸时在旁者皆杀之。”秦始皇此举的主要意图是
A. 建立保密制度
B. 震慑谋反之徒
C. 维护皇帝权威
D. 削弱丞相权力
公元前782年,周幽王继位。周幽王宠幸褒姒,“褒姒不好笑……幽王为烽燧大鼓,有寇至则举烽火。诸侯悉至,至而无寇,褒姒乃大笑”。诸侯悉至的主要原因是
A. “天子适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所守也。”
B. “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
C. “元侯(大国之君)作师,卿率之,以承天子。”
D. “昔天子班贡,轻重以列,列尊贡重,周之制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