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商业初兴之时,只有现在所谓定期贸易。《易经·系...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商业初兴之时,只有现在所谓定期贸易。《易经·系辞传》说:神农氏“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就指这一事实。所运销的,多数是奢侈品,所以专与王公贵人为缘。“于貢(卫国大商人、孔子弟子)结驷连骑,束帛之币,以聘享诸侯,所至,国君无不分庭以与之抗礼”(《史记·货殖列传》),“交通王侯,力过吏势”(《汉书·食货志》),此等商人,看似势力雄厚,其实和社会的关系,是比較浅的。

——摘编自吕思勉《中国通史》

材料二  从农村上市的绝大部分货物进入定期集市或正规市场,通常这类集市或市场为周围20到30个村服务。也有例外,但是这种格局直到19世纪后期是普遍的,因为当时城镇人口较少集中于少数大的中心城市,较多在于有定期集市的地方。大多数农户居住在离集市半天路的范围之内,在阴历规定的日子里,大批商人、掮客和小贩轮流到这些集市上来。众多的天主和卖主为价格争执不休,这表明价格竞争是激烈的。每一个县有许多商人在竞争,以致没有哪一个买主能垄断市场。

——摘编自《剑桥中华民国史》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中国古代早期商业发展的特点及中国近化商业出现的新变化。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中国古代商人“和社会的关系,是比较线的”与近代商业出现新变化的原因。

 

 

(1)特点:商业兴起较早;交易时间有限制;服务对象主要是官僚、贵族;拥有雄厚资财的商人出现,并对国家政治产生影响。 新变化:集市规模扩大,且分布在农村集中地附近;交易的主要是农产品;市场开放;竞争激烈。 (2)中国古代商人“和社会的关系,是比较浅的”的原因:古代中国商业一开始由官府垄断和控制,商业主要由官办官营;重农抑商思想及政策的影响。 近代商业出现新变化的原因:农村人口多,农产品丰富;列强侵略使中国小农经济走向破产;重农抑商政策的松动。 【解析】 (1)特点:从材料中的“神农氏,日中为市”这些信息可以看到古代商业兴起较早,交易时间有限制;“所以专与王公贵人为缘”说明了服务对象主要是官僚、贵族;“结驷连骑,束帛之币,以聘享诸侯,所至,国君无不分庭以与之抗礼”说明了拥有雄厚资财的商人出现,并对国家政治产生影响。 新变化:“从农村上市的绝大部分货物进入定期集市或正规市场”说明了交易的主要是农产品;“通常这类集市或市场为周围20到30个村服务”说明了集市规模扩大,且分布在农村集中地附近;“这表明价格竞争是激烈的。每一个县有许多商人在竞争,以致没有哪一个买主能垄断市场”说明了市场开放、竞争激烈。 (2)材料中讲到古代商人“和社会的关系,是比较浅的”是指商业与人民群众的联系不紧密。再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其原因是古代中国商业一开始由官府垄断和控制,商业主要由官办官营,重农抑商思想及政策的影响。关于近代商业出现新变化的原因可依据所学知识,从农村人口的变代、农业的发展、近代自然经瓦解、重农抑商思想松动等方面来答。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清时期封建巡视制度得到进一步强化。首先是巡视监察法规的系统化。明清进一步加强巡视立法,至清朝颁布了我国历史上最完整的一部以独立形式存在的监察法规——《钦定台规》,中国古代的巡视法规达到系统化程度。其二是建立严密的地方巡视系统。明清延续了唐宋以来中央对地方巡视系统多元化的趋势,建立起三个互不统属的独立系统:一是监察御史系统,包括专差、巡按御史两种;二是按察司系统,职责就是按察所属的府州县,下设主要官员有按察使;三是督抚系统,督抚即总督和巡抚。其三是加强巡视官之间的互相监督。明清统治者规定同一系统或不同系统的巡视官员可以互相监察、互相纠举,以保证巡视体系正常运转。

——《中国古代巡视制度梳略》

材料二  西方国家的问责机制是国家政治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国家的政治体制紧密相关,是责任政府的基本元素,其效力范围是整个国家。其约束的对象是整个国家的所有公职人员。西方国家对政府公职人员的监督体系主要包括法律监督、行政监督和舆论监督。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新闻监督通过新闻媒介的传播达到全社会或公众对政府官员的监督,由于这种监督具有广泛的社会性和国民性,因而这种监督比行政监督更有效、更有力量。

——《西方官员问责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清时期我国中央对地方巡视制度强化的特点和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西方国家对官员监督与中国明清时期的巡视制度的不同之处,并对中国明清时期和近代西方对官员的监督简要评价。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江泽民说:“毛泽东同志最伟大的历史功绩,是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领导我们党和人民,找到了一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正确道路,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接着,他又从中国实际出发,开始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江泽民文选》

材料二  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邓小平文选》

回答问题

(1)20世纪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第二次飞跃的理论成果分别是什么?有何共同点?

(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毛泽东领导党和人民找到的一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正确道路是什么?发表的论著有哪些?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二的基本思想是什么?包含什么原则?在我党历史上的突出贡献是什么?

 

 

查看答案

在传统观念看来,智慧是属于神的东西……柏拉图认为不是所有人都能够获得知识拥有智慧,似乎只有那些被神灵加入黄金所创造出来的人(统治者),才有这种天赋,而智者们却将所谓智慧出卖给需要它的人。以下对上述言论解读正确的是

A. 智者对传统价值的反叛更加彻底

B. 在传统观念下有神论受到挑战

C. 柏拉图认为神创造的人最有智慧

D. 智者和柏拉图观点具有相对性

 

查看答案

20世纪中期,有作家认为:人的头脑接受着来自四面八方的千千万万个印象,“宛如一阵阵不断坠落的无数微尘”,文学作品应该“按照那些微尘纷纷坠落到人们头脑中的顺序,把它们记录下来……追踪它们的这种运动模式”。该作家主张

A. 弘扬启蒙时代理性精神

B. 以写实手法来塑造人物

C. 注重描写社会底层心声

D. 发掘人内心深处的奥秘

 

查看答案

纵观新中国建立以来粮食生产的发展,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950—1978年,29年间平均递增3.5%。第二阶段为1979—1984年,6年间平均递增4.9%,是新中国建立以来数量增长最快的时期。第三阶段为1985年至今,年平均递增1.2%。1979—1984年间“粮食增长最快”的主要原因不可能是

A.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B. 改革农产品购销制度,允许自由买卖

C. 杂交水稻技术的推广

D. 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改变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