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我们可以将19世纪到20世纪中叶之前,以第二次世...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我们可以将19世纪到20世纪中叶之前,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界,称为第一次经济全球化,或经济全球化1.0时代;20世纪中叶直到当前称为第二次经济全球化,或经济全球化2.0时代。当前,世界正在兴起第三次经济全球化浪潮,进入经济全球化3.0时代。中国在经济全球化1.0时代国运衰落,在经济全球化2.0时代寻求复兴,必将在经济全球化3.0时代占据重要国际地位。中国的“一带一路”构想,将成为经济全球化3.0时代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伟大创举。

 

——摘编自金碚《论经济全球化3.0时代—兼论“一带一路”的互通观念》

材料二  综合WTO统计资料和国家经贸委和外经贸部的统计资料,从1979年8月欧共体对我国出口的糖精钠发起第一次反倾销案件以来至2001年12月初,已经有欧美等29个国家对我国提起共计477起反倾销案件,我国已经成为全球遭受反倾销调查案件最多的国家。2000年各国提起的反倾销案件总数为251起,其中我国遭到反倾销起诉的案件有33起,对中国的反倾销占世界总数的13%以上,2001年1月至11月中旬,我国遭受的外国反倾销调查涉及15类商品,影响13000多家企业,包括钢铁、彩电、纺织品、化工、玩具在内的行业。

——《中国如何直面反倾销》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中国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的地位,并说明中国在三次浪潮中应对全球化的举措。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20世纪90年代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发生的变化。

(3)材料二反映了什么问题?并就中国该如何应对这一问题提一条合理化建议。

 

 

(1)第一次经济全球化时代,中国国运衰落,在经济全球化中依附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处于从属地位。举措:西方列强入侵,中国被动卷入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之中。第二次经济全球化时代,中国主动地融入经济全球化。举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并逐步转向市场;1992年中共十四大确立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顺应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在经济体制上为融入世界创造了条件;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赢得了与世界经济实现全面接轨的契机第三次经济全球化时代,中国在全球化中逐步占据重要地位,发挥了影响全球化的大国作用。举措:设立上海自贸区;推行“一带一路”战略;设立亚投行、金砖国家开发银行;等等 (2)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世界经济呈现全球化趋势 (3)中国成为世界反倾销浪潮的最大受害者(或中国成为欧美反倾销调查的最主要国家)建议:充分利用世贸规则为自己争取公平待遇;坚定不移地走发展自主创新之路;加快经济结构转型以增强商品竞争力;开发国内市场以摆脱过于依赖外需的现状;努力争取到国际经济秩序的话语权等 【解析】 (1)19世纪到20世纪中叶之前,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国运衰落,在经济全球化中依附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处于从属地位。第二次经济全球化时代,中国已经处于新中国时期,中国主动地融入经济全球化。第三次经济全球化时代,中国已经到了新时期,在全球化中逐步占据重要地位,发挥了影响全球化的大国作用。具体措施我们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分析即可。 (2)20世纪90年代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发生剧烈变化。政治方面我们关注的是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导致世界一超多强,在此过程中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经济领域主要体现在经济全球化上,全球化趋势愈发明显。 (3)材料二主要介绍的是反倾销问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从材料看,中国成为世界反倾销浪潮的最大受害者。建议:主要针对目前的现象作出改变,找寻自身发展的增长点,加以概括分析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户籍制度是我国历史上一项重要的社会制度,历代统治者都非常重视。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采用“编户”和“定籍”等办法进行人口控制,秦国创建了“士农工商”四民体系,不迁不移,恒业不变,确立了以“立户分户”、“什伍连坐”和“使民无得擅徙”为内容的户籍管理制度。汉代实行“编户齐民”制度,并且在中央地方设置了户籍管理的专职官员。隋唐时期,统治者为防止民户逃亡,实施“大索貌阅”,大量隐漏户口被查出,……到了宋朝中叶,运用保甲法来管理户籍,……。元朝的户籍制度出现新的特点,它将居民按职业划分为若干种户,不同类别的种户具有不同特权。明清的黄册登记制度同样强调不同人的不同特权。

——摘编自《我国户籍制度及其历史变迁》

材料二  1911年,晚清政府在考察欧美各国之后,认识到“宪政之进行无不以户籍为依据,而户籍法编定又必于民法与习俗而成”,在参考东西各国之良规的基础上制定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户籍法》单行法规。……法规将表现欧美个人主义的个人身份证书和体现中国家族主义的传统户籍相结合,剔除了传统户籍中资产登记项目。户籍开始成为传递人口信息、个人私权保障的工具,而不再纯粹是国家管制人口的工具。……法规既规定了民众有呈报户籍之义务,也规定了民众对户籍吏处置不当行为有提起诉讼抗告的权利,将权利与义务统一起来,废除了以往民众只是义务载体的陋习

——姚秀兰《近代中国户籍制度变革探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我国古代户籍管理制度的特征及其历史作用。

(2)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中晚清时期的户籍制度有何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变化的原因。

 

 

查看答案

杰里·本特利在《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指出:“批评家指责,大众传媒是文化帝国主义的工具,因为大部分电子媒体和它们传递的信息是源自先进的资本主义社会……在反对文化渗透的同时,一些国家改良欧洲和美国的技术来满足自己的需要。例如,电视推动了世界范围内的国家建设,因为大部分的电视工业是由国家控制的。”这主要表明

A. 国家控制了电视工业的发展

B. 大众传媒是帝国主义的侵略工具

C. 文化的软实力是综合国力的组成部分

D. 国家控制的电视传媒具有反文化渗透的目的

 

查看答案

西汉政治语汇中,常可看到“拨乱反正”.如《史记·高祖本纪》说,刘邦“拨乱世反之正,平定天下”。西汉前期,起到“拨乱反正”作用的措施是

A. 吸取秦亡教训,分封同姓王

B. 奉行轻徭薄赋的休养生息政策

C. 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 推行盐、铁的统一生产和销售

 

查看答案

根据教育部规定,1952年下半年高校开始进行教学改革:一是学习苏联高等教育学校的模式设专业。二是组织教师翻译苏联教材。旧学校所用的欧美教材连同欧美教一育体系完全被否定。材料说明这一时期

A. 欧美教育不适应新中国需要

B. 中国开始建立高等教育体系

C. 苏联教育较适合新中国需要

D. 中国教育深受意识形态影响

 

查看答案

邓小平的南方谈话深刻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为“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破了题,以雷霆手段一举扭转了改革开放停滞不前的局面。这不能表明南方谈话

①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②为深化改革开放奠定了思想基础

③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

④实现了党的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