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朱熹的《观书有感》一诗云:“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

朱熹的《观书有感》一诗云:“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由此可见朱熹主张

A. 格物致知,勤勉治学

B. 大胆假设,小心求证

C. 心外无物,知行合一

D. 反省内心,发明本心

 

A 【解析】 该诗反映了朱熹主张人要心灵澄明,就要认真读书,时时补充新知识。A即探究外在知识,勤勉治学,领会其理,符合题意,故选A;B是近代思想家胡适的观点,含有西方近代治学的特点,排除B;CD是心学治学的观点,主张内心顿悟,不符合题意,排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葛洪是东晋道教大师和医学家,宣扬“欲求长生不老者,必欲积善之功,慈心於物,恕己及人”,“若德行不修,而但务方术,皆不得长生也”。据此,葛洪强调

A. 三教合一

B. 尊道抑佛

C. 援儒入道

D. 援道入佛

 

查看答案

秦朝建立之初,统治集团原本希望在博采先秦诸子百家之长的基础上构建新官学体系,但博士淳于越等人以古非今,以私学非议政府决策,不利于君尊臣卑的现实政治秩序。为此,秦朝

A. 开始采用法家治国思想

B. 焚书坑儒,思想专制

C.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 博采众长,兼容并包

 

查看答案

先秦诸子学说中,有一学术流派在当时有很多人信从,特别是下层人信从的颇多,成为当时的显学,而经历短暂的辉煌之后,竟烟消云散了。这一学派是

A. 儒家学派

B. 道家学派

C. 法家学派

D. 墨家学派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民国时期北京政府效仿欧美、日本等国法律,建立了近代法律体系和律法制度,包括制定了《中华民国的法》、《中华民国民法典》、《中华民国智行新刑律》等重要法律共241件,分别在程序法和实体法领域为后来的法律近代化奠定了基础……(它们)废除了中国传统法律中的旧名词,西方巴习以为常的禁止刑讯、独立审判的原到及审判公开制度、陪审及辩护制度等也逐渐进入中国法律体系。民国时期法律体制改革,……是中国法制史上前所未有的革命,为此后中国法律的发展指明了清晰的路线图。

——摘编自许克江、马烈《试析民国北京政府时期的法制建设》

材料二  英国宪法是一种不成文的宪法,它由历史上形成的许多习俗、惯例组成。由于它建筑在深厚传统的基础上,因此在某种意义上它比“成文的”宪法更牢国。……用议会制改造了罗马的公民大会,使之成为“委托一一代理”的“间接民主”机构。……它限制了君主制的权力,强化了行政权的功能和作用,并将它赋予单独一个人行使。……英国还出现了世界最早的政党。总而言之,英国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成就都为世界其他地方提供了范例,在一定意义上开创了一个新的文明——现代文明。

——摘编自李少玉《17世纪以来英国政治制度的变化》

材料三  一个国家制度的成熟完善和执行、监督的坚决有力,这是现代化对国家治理体系提出的基本要求。……站在现代化的角度看问题,国家的强大就在于制度的强大。毋庸置疑,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重在加强国家制度建设。

——摘自许耀桐《北京日报》2017年3月13日

(1)依据材料一概括民国初年法制改革的特点。结合时代背景分析民国时期实行法制改革的原因。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成就都为世界其他地方提供了范例”在政治方面的具体表现。并对照材料一,说明近代中英两国在法制改革中的不同之处。

(3)依据材料三,概括作者的主要观点。并以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史实加以说明。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朝“商人之互相合作,共同经营之情形已屡见不鲜,但始终无发展为股份公司取得财团法人地位之趋向。”借助血缘关系维系的商业组织,其任事者为“亲戚知交”,虽无效能亦不便辞退,其商业利益,必须“能活千家百家”,则投资者道德义务,可能超过其经济利益。执商业资本之牛耳的徽商、晋商,其汇兑业务的运转全赖个人操守及道德观念,“亦不能与现代资本主义国家以民法及公司法之作保障者相提并论。”由此证实,16、17世纪“中国商业缺乏资本主义之性格。”

材料二  英国资本主义形成时,农业的关键因素是圈地运动。光荣革命前后,规模较大的企业利用各种手段兼并消灭其它竞争者,以独霸市场。同时,初步创立了雇用经理和服务性质的企业,以立法的方式来防止欺诈、惩办假冒、监守自盗,形成了保险公司、现代有限公司、邮政等,修筑了付费公路,出现了报纸刊物等等。资本主义产生的条件靠信用支撑,而信用需要法律的保障。所以,1689年是关键,没有这个时间上的汇集,零星的资本主义因素和抽象的资本主义观念都不能构成一个言之有物、在历史书上站得住脚的资本主义。

——据黄仁宇《放宽历史的视界》整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作者认为明朝商业经济“缺乏资本主义性格”的理由及其对历史进程的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16至17世纪中英两国商业经济发展前景产生差异的原因。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