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学者赵翼说:“西汉开国,功臣多出于亡命无赖;至东汉中兴,则诸将皆有儒者气象。”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孔子有教无类思想影响
B. 察举制和征辟制的推行
C. 儒家学说成为正统思想
D. 统治者加强中央集权
先秦时期的儒家经典记载:“民之所欲,天必从之。”“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惟天时求民主”,人主只有能“保享于民”,才能“享天之命”。这反映了,先秦时期
A. 已孕育了近代民主思想
B. 民本思想成为统治合法性依据
C. 天命权威转为君主专制
D. 儒家希望假借天命制约统治者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面对中西悬差的现实,郭高燕认为,要正视中国与西洋关系的新格局,承认并接受这种新的中西关系,在此基础上探求外交上的自处之道。曾纪泽对西洋文明有着和郭嵩焘一样的态度,他认为“中国不能闭门而不纳,束手而不问。”在新的中西关系下,提出了“酌情据理”的外交对策。但是,郭高寿与曾纪泽的外交思想存在着极大的差异,郭高点认为列强来华的主要目的在于通商求利,与列强开战毫无必要,且只会“贻患日深”,主张“通商—自强—独立、近代化外交”。而曾纪泽认为《南京条约》以来一切中外和约,“有伤自主之体统”,必须“设法改订”。提出加强国内军事备战,阻遏列强侵华野心,从而为外交求得和平解决提供便矛!j,形成“自强、外交独立—近代化外交”的模式。
——摘编自张浩《郭高燕曾纪泽外交思想之比较》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郭篙熹和曾纪泽外交思想的异同。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曾纪泽的外交近代化模式。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20世纪30年代美国军售演变的趋势及其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析美国的中立法案。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始于1875年的使节制度是晚清从传统理藩向近代外交转变的标志。1876年清政府制订了《出使章程》,之后,又按照传统的政治行为模式和西方外交的程序要求,制定了外交使节的出使行为规则。清政府的驻外使节是由内外大臣及督抚随时个别保荐,不需要严格的专业训练,也不讲求外交专业的素质。驻外使节是皇帝饮差,代君行权,外交非他们的本职,只是临时的任务。驻外使节三年一任,在卸任回国后,常常不在外交领域任职。虽然清政府在特定的历史情境下采用了近代西方的使节制度,但由于种种原四,其社会效应令人惋情。
——摘编自危兆盖《清季使节制度近代化前期的历史考察》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70年代晚清使节制度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晚清使节制度改革的影响。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棉花国之旅》是法兰西学院院士奥森纳撰写的考察报告,曾获得2007年度法国“经济图书奖”。该著作的许多情节反映了世界近代重大历史现象。内容简介如下:
进入18世纪,欧洲人开始钟情于棉织品,刚刚发明纺织机械的英国人决定来个接力赛,曼彻斯特和周边地区遍布的纺织厂急需原料,为此,在北纬37度以南英属美洲殖民地的所有地区都种植了棉花。要收摘棉花,就需要人手,于是第一次世界化自行组织起来,非洲也不幸地加入了这场集体舞。一百年过去了,美国获得了独立,但并未停止向欧洲旧大陆供应棉花。19世纪中期,一个难能可贵的道德思考在联邦政府中荡漾,联邦政府想取缔南方各州的奴隶制,南方断然拒绝,并决定从联邦中分裂出去。众所周知,一场战争接踵而至。
结合世界近代史的所学知识,从上述简介中提取一个反映世界近代的重大历史现象,说明它与“棉花”的关系,并评价该历史现象。(要求:写出所提取的历史现象,简要说明关系,对历史现象的评价准确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