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北宋僧人契嵩认为,佛教、儒教以及百家都是圣人之教,都引导人向善,只是各教教人为善...

北宋僧人契嵩认为,佛教、儒教以及百家都是圣人之教,都引导人向善,只是各教教人为善的方法各不相同,有的浅显、有的深奥、有的切近,有的玄远,但所起的作用是一致的。这一说法旨在

A. 争取更多信徒

B. 促进三教合一

C. 自由传播佛教

D. 打击儒学百家

 

A 【解析】 本题考查佛教的中国化。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北宋僧人契嵩宣扬佛教、儒教和百家都是引人向善的圣人之教,目的是进一步弘扬佛法,传播佛教,使佛学思想融入社会主流思想之中,争取更多的信徒,因此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契嵩的目的是传播佛教,争取信徒,不是促进三教合一;C选项错误,当时佛教自由传播,并未受到遏制;D选项错误,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契嵩提倡佛儒调和,阐述了佛儒主流一致的思想,并未打击儒学百家。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清朝学者赵翼说:“西汉开国,功臣多出于亡命无赖;至东汉中兴,则诸将皆有儒者气象。”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孔子有教无类思想影响

B. 察举制和征辟制的推行

C. 儒家学说成为正统思想

D. 统治者加强中央集权

 

查看答案

先秦时期的儒家经典记载:“民之所欲,天必从之。”“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惟天时求民主”,人主只有能“保享于民”,才能“享天之命”。这反映了,先秦时期

A. 已孕育了近代民主思想

B. 民本思想成为统治合法性依据

C. 天命权威转为君主专制

D. 儒家希望假借天命制约统治者

 

查看答案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面对中西悬差的现实,郭高燕认为,要正视中国与西洋关系的新格局,承认并接受这种新的中西关系,在此基础上探求外交上的自处之道。曾纪泽对西洋文明有着和郭嵩焘一样的态度,他认为“中国不能闭门而不纳,束手而不问。”在新的中西关系下,提出了“酌情据理”的外交对策。但是,郭高寿与曾纪泽的外交思想存在着极大的差异,郭高点认为列强来华的主要目的在于通商求利,与列强开战毫无必要,且只会“贻患日深”,主张“通商—自强—独立、近代化外交”。而曾纪泽认为《南京条约》以来一切中外和约,“有伤自主之体统”,必须“设法改订”。提出加强国内军事备战,阻遏列强侵华野心,从而为外交求得和平解决提供便矛!j,形成“自强、外交独立—近代化外交”的模式。

——摘编自张浩《郭高燕曾纪泽外交思想之比较》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郭篙熹和曾纪泽外交思想的异同。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曾纪泽的外交近代化模式。

 

查看答案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20世纪30年代美国军售演变的趋势及其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析美国的中立法案。

 

 

查看答案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始于1875年的使节制度是晚清从传统理藩向近代外交转变的标志。1876年清政府制订了《出使章程》,之后,又按照传统的政治行为模式和西方外交的程序要求,制定了外交使节的出使行为规则。清政府的驻外使节是由内外大臣及督抚随时个别保荐,不需要严格的专业训练,也不讲求外交专业的素质。驻外使节是皇帝饮差,代君行权,外交非他们的本职,只是临时的任务。驻外使节三年一任,在卸任回国后,常常不在外交领域任职。虽然清政府在特定的历史情境下采用了近代西方的使节制度,但由于种种原四,其社会效应令人惋情。

——摘编自危兆盖《清季使节制度近代化前期的历史考察》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70年代晚清使节制度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晚清使节制度改革的影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