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技术引进路径是在特定的经济社会发展阶段中历史地形成的。...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技术引进路径是在特定的经济社会发展阶段中历史地形成的。我国历史上技术引进的路径发生了多次变化,综合表格中多个历史阶段的信息,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合理)

我国技术引进的演变

——据姜辉《美国出口管制政策与我国技术引进路径演变》

 

 

示例1:观点:外交环境的变化影响了中国的技术引进渠道。 阐述:1950年代,中国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和苏联外交关系较好。因而,在这一时期,中国的主要技术来源于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1960年代,一方面中苏关系恶化,另一方面,国际政治多极化趋势出现,日本和西欧逐步尝试减少美国的影响,和中国进行了经济交流,因此这一时期的技术,来自于日本和西欧。1970年代,中美关系正常化,美国的设备和技术也开始进入中国。 结论:综上可见,中苏、中美关系,以及西方国家内部关系的变化,影响了中国技术引进的路径。 示例2:论点:国内需求的变化,影响了中国技术引进的内容。 阐述:鸦片战争后,外国棉纺织品涌入中国,中国传统手工业受到冲击。因此,鸦片战争之后不久,在外商的刺激下,中国引进了外国的机器设备发展纺织业,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为了吸取战败教训,清政府发动了洋务运动。军事成为重点引进项目,发展了福州船政局、江南制造总局等近代化企业。新中国成立后,重点发展重工业,因此,这时期的引入的主要技术是重工业技术。 结论:综上可见,国外的技术进步和国内需求的变化,共同影响了中国的技术引进内容。 【解析】 本题考查了外来技术传入中国的相关内容。由表格内容可知,在不同时期,传入中国的技术的渠道、内容和影响因素均有所不同。所以根据表格内容并结合所学,可从外交环境对引进渠道的影响方面进行论述,如20世纪50年代,我国引进技术的渠道主要来自苏联和东欧国家,随着中苏关系的恶化,引进技术的渠道开始转向日本和西欧;也可从国内需求对技术内容的影响方面进行论述,如在外商的刺激下,中国引进了外国的机器设备发展纺织业,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洋务运动时期则着重引进西方的军事技术。新中国成立后,随着我国工业化建设的开展,重工业技术又成为引进重点。本题为开放性试题,立论和引用史实准确,言之有理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经济民族主义”,是民族主义思潮在经济领域中的体现,指表现于经济领域内的一种民族情绪。罗志田先生说过,提起近代中国(主要是晚清时期)的民族主义,“多想到其因外侮而起的救国观念与卫国运动”。那么,具体到近代中国的经济民族主义,则自然可以“顺推”为近代中国经济领域“因外侮而起的救国观念与卫国运动”。中国近代经济民族主义是在19世纪六、七十年代出现的。那时,早期改良思想家提出采西学、制洋器;振兴百工、发展商务、实行商战等。

——摘编自李玉《认识晚清经济民族主义的新维度》

材料二  众所周知,“经济民族主义”在20世纪30年代给欧洲和美国乃至世界带来深重灾难——第二次世界大战。20世纪40年代,痛定思痛,根本克服“经济民族主义”的国际制度被设计出来。二战后,美国“经济民族主义”为“经济自由主义”取代,“经济民族主义”逐渐没落。……20世纪70年代以来,当新保守主义取代凯恩斯主义成为主导思想时,美国的贸易政策则发生了逆转,主张加强政府对外贸活动的干预,实行“公平与合理贸易”政策,以保昔日的竞争优势。这样一种以非关税措施为政策工具的贸易保护主义也被称为“新经济民族主义”。这样的“经济民族主义”,表面上是对美国有利的,但是实际上是对美国不利的。

——摘编自庞中英《积极应对全球“经济民族主义”的挑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晚清“经济民族主义”的基本内涵及其积极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40年代为克服“经济民族主义”设计了哪些国际制度?并说明美国兴起“新经济民族主义”的原因。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经济民族主义”的认识。

 

 

查看答案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初期,美国对苏联的基本态度如下表所示:

1946年1月

杜鲁门明确表示,“我已厌倦于笼络苏联人”,美国对苏联“不应该再做任何妥协”。

1946年2月

美国驻苏联代办凯南认为,苏联“在一切认为适时和有希望的地方,努力扩大苏联的势力范围”。

 

 

据此可以推知,当时的美国

A. 积极推动美苏冷战格局的扩展

B. 准备对苏实施强硬的遏制政策

C. 试图借助于战争手段遏制苏联

D. 对苏外交政策发生了重大转折

 

查看答案

下图选自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教材《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一课,并配有标题“美国人领取救济——在‘世界最高生活水准’的广告牌下,美国人民排着长队领取救济。”该照片最早出自1937年2月美国《生活》杂志的新闻报道,原标题是“洪灾难民等待领取救济”。对此理解最正确的是

A. 胡佛应对危机的效果十分有限

B. 美国忽视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

C. 经济危机给人民带来巨大冲击

D. 教材对该材料的处理存在不妥

 

查看答案

圣西门将社会中的人群分为“劳动者”和“游手好闲者”,其中“劳动者”包括农民、存在雇佣关系的工人和工主、商业阶层以及银行家等,“游手好闲者”包括封建贵族、君主等。这表明圣西门

A. 意识到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

B. 将革命的对象指向封建专制制度

C. 主要从经济意义上划分阶层

D. 深刻认识工业革命中的阶级对立

 

查看答案

拉伯雷在《巨人传》中融入了天文、地理、气象、航海、生物、人体生理、医药、法律、哲学、语言等大量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方面的知识,塞万提斯笔下的堂吉诃德,除了具有荒诞的特征,也是一个学识非常丰厚的人。这反映了当时

A. 资产阶级追求知识渴望理性

B. 艺术家们强烈批判教会腐败

C. 人们普遍对世界有深度了解

D. 新思想催生出未来社会蓝图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