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康有为的自编年谱中记录:5月2日3000举人集体请愿,都察院拒收其上书。据北京第一历史档案馆所藏档案显示,仅5月2日那天,都察院就接到七省举人的八批公呈,签名者342人:直至5月8日,上书总量31件,签名者1555人。这说明
A. 客观历史的原貌难以恢复
B. 实物史料比口述史料更可信
C. 综合运用史料即可还原历史
D. 相同历史事实会有不同记载
“师夷长技以制夷”,“伸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这些主张的共同目标是
A. 学习西方的代议制
B. 反封建求民主
C. 谋求国家独立富强
D. 倡导思想解放
下列符合宋代文化特征的是
A. 造纸术传入阿拉伯
B. 《清明上河图》在创作上注重抒情写意
C. 书法家首推赵孟頫
D. 宋词世俗化反映了市民阶层的文化需求
唐代某诗人,诗风笼罩着强烈的忧患意识与鲜明的人道义色彩,他的诗反映了唐帝国由盛转衰的历史。该诗人是
A. 杜甫
B. 李白
C. 白居易
D. 柳宗元
李贽认为自私心是人类的天性,认为“理”就在百姓日常生活之中,黄宗羲反对重农抑商认为工商皆本。这些思想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A. 君主专制空前加强
B. 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
C. 宋明理学束缚人性
D. 思想活跃局面的出现
孔子说“为仁由已”,孟子讲“夫人必自侮,而后人侮之”,陆九渊提出“收拾身心,自作主宰”,他们的思想
A. 根源于资本主义萌芽
B. 满足了君主专制统治的需要
C. 体现了道德的自觉性
D. 标志着儒家信仰重建的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