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战期间,美苏两国围绕科技为主导的综合国力展开了激烈竞争,原子弹、半导体、雷达、航天技术等有新突破。后来很多技术转为民用,如导航系统广泛用于救援、城市交通管理等各个方面。根据材料,可以确认的历史结论是
A. 美苏竞争推动了科技的发展
B. 美苏成为新科技革命的中心
C. 美苏双方在科技上相互借鉴
D. 美苏双方在军事上势均力敌
1947年7、8月间,苏联分别与保、捷、匈、波等东欧国家签订贸易协定,西方把这一系列贸易协定称为“莫洛托夫计划”。苏联此举是为了应对
A. 美国挑起越南战争
B. 北约组织的成立
C. 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D. 铁幕演说的发表
有学者认为,自19世纪起,德意志便走上了一条“偏离西方”的特殊道路。德国的这条特殊“道路”是指
A. 建立带有专制色彩的代议制
B. 开创重工业优先的工业化道路
C. 建立中央权力极大的联邦制
D. 实行上院与下院并立的议会制
1877年5月,麦克马洪任命布罗伊组阁,但众议院共和派议员一致对布罗伊内阁投了不信任票。麦克马洪则在征得参议院同意后,于6月22日悍然解散了众议院。据此可知,麦克马洪
A. 为复辟帝制扫除了障碍
B. 行使了宪法赋予的权力
C. 可以随意解散参众两院
D. 可以独立决定内阁去留
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了国会的征税权、举债权和拨款权,国会运用此三项权利征收联邦税、发行公债以及为联邦政府开支授权和拨款。由此可知
A. 国会开始成为国家权力中心
B. 制约与平衡原则遭到了破坏
C. 国会的主要职责是调节财政
D. 国会有权制约政府的财政权
有学者认为,对1787年的美国来说,必须通过回到“君主”,即通过类似于君主制的设计,才能使13个殖民地凝聚为一个有机的政治体。这一看法是基于,当时美国
A. 三权分立体制的确立
B. 深受英国政体的影响
C. 邦联体制的弊端凸显
D. 有实行君主制的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