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苏轼《书鄢陵王主簿所画折枝》(折枝:花卉画的一种表现手法)中写道:“论画以形似,...

苏轼《书鄢陵王主簿所画折枝》(折枝:花卉画的一种表现手法)中写道:“论画以形似,见于儿童邻。赋诗必此诗,定非知诗人。”该诗描绘的绘画类型及其风格是

A. 文人画,重视写意

B. 山水画,重视写实

C. 花鸟画,浓墨重彩

D. 人物画,形神俱备

 

A 【解析】 中国“文人画”的突出特点是写意,它强调作者个人内心情感的抒发,这是以绘画的形式来进行的一种抒情活动,故排除C,选A。材料“画意不画形”,说明该绘画以写意为主,排除B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只是推极我所知,须要就那事物上理会。致知是自我而言,格物是就物而言。若不格物,何缘得知?”提出此观点的是

A. 朱熹

B. 王阳明

C. 李贽

D. 黄宗羲

 

查看答案

甲骨文中的一个“衣”字,在金文中衍生为衣、衮、裹、裔、襄、亵、裕、卒等十二个字,而甲骨文中的一个“食”字,在金文中也衍生为饴、养、馑、飨等十个字。这种文字的变化说明了

A. 汉字书写方式的变化

B. 古代社会生活的发展

C. 汉字使用的范围扩大

D. 汉字从象形走向形声

 

查看答案

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学校》中指出,学校既是教育机构,还是权衡利弊的场所。针对当时的社会问题,学校应“小则纠绳,大则伐鼓号于众”。这表明黄宗羲

A. 主张建立权力制衡机制

B. 注重发挥社会舆论的作用

C. 已经具有近代民权意识

D. 认为学校应培养实用人才

 

查看答案

宋代服饰具有清冷消瘦的文人风格,表现出反对奢华、艳丽、裸露,追求简约质朴,别具清雅、潇洒的风度。这一状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 国家的积贫积弱

B. 理学思想的影响

C. 民族融合的加强

D. 战乱的频繁发生

 

查看答案

中国古代有许多关于“法治”的名言,如《管子•明法解》:“治国使众莫如法,禁淫止暴莫如刑。威不两措,政不二门,以法治国。”现代社会的“法治”是指法律至上,法律对政府权力与人民具有普遍的约束力,政府与人民要共同尊重和遵守法律。下列各项中对上述两种“法治”的理解正确的是

A. 前者是“人治”,后者是“民治”

B. 二者在本质上没有根本不同

C. 前者是“民治”,后者是“法治”

D. 两种治理模式民众地位相同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