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据以下表记述能被认定的史实是秦代: 记述 出处 “春二月,毋敢伐材木山林及雍(壅...

据以下表记述能被认定的史实是秦代:                     

记述

出处

“春二月,毋敢伐材木山林及雍(壅)堤水。”

《秦律·田律》

“或盗采桑叶,臧(脏)不盈一钱,何论?赀(罚,编者注)徭三旬。”

《秦律》

漆园种植三年被评为下等者,对漆园的管理者啬夫除予以经济处罚外,还要处之于行政撤职,永不起用。

据云梦秦简《秦律杂抄》

 

 

A. “重农”是生态保护的主要出发点

B. 重视保护和利用生态资源

C. 确立了完备的生态保护法律体系

D. 律法制定与执行异常严苛

 

B 【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第一则材料反映的是春二月禁伐林木及“雍(壅)堤水”,第二则材料反映的是重罚“盗采桑叶”的行为,第三则材料《秦律杂抄》中规定对漆园种植三年被评为下等者实行经济处罚和行政处置。这都是关于保护和利用生态资源的规定,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国家重农政策和执法严苛的情况,故排除A、D项;题干材料不能说明秦代关于生态保护的法律体系已经完备,故排除C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周文王与正妻的儿子康叔封于殷商故都,继续采用殷商的法律,按照周的绳索长度计量土地。周成王的同母弟唐叔封于夏朝的中心地带,沿用夏朝的政治制度进行管理。这说明西周初年统治者

A. 严格实行嫡长子继承制

B. 对被征服地区采取安抚政策

C. 加强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D. 意图保护地方文化的独立性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后面的问题:

材料一  1972年9月25日晚,周总理在人民大会堂宴会厅举行国宴欢迎田中首相访华。在周恩来致欢迎词后,田中致答词。在谈到侵华历史时,他表示:“过去几十年之间,日中关系经历了不幸的过程。其间,我国给中国国民添了很大麻烦,我对此再次表示深切的反省之意。”……第二天上午,中日双方举行外长会谈,具体讨论联合声明的内容。日方条约局局长高岛益郎首先发言,对日方方案作了说明。他提出了四点意见:……

关于战争赔偿问题,蒋介石在缔结日台条约(1952年签订)时已宣布放弃战争赔偿,因此没有必要再写入联合声明中。

材料二中日两国一衣带水,交往的历史渊源久远。历史上中日两国间的交流就非常频繁。日本可以说是中国的学生,从遣唐使开始,日本就开始复制中国的文化、政治制度等许多方面。然而,从19世纪末到二十世纪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对日本而言,中国都是一个侵略的对象。二战以后,中日两个国家之间的关系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通过田中角荣等一些人物的努力,两国间的关系逐步走向了正常化。站在21世纪的入口,展望未来中日两个大国间的关系,相信友好关系会继续,但仍将存在很多问题和波折。

(1)材料一中田中首相所说的“添了很大麻烦”是指什么?他这种说法是否合适?为什么?

(2)材料一中日方条约局局长认为战争赔偿问题“没有必要再写入联合声明”,他讲话的根据是否成立?为什么?

(3)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日本侵略中国有哪些主要表现?影响21世纪中日关系发展的主要障碍有哪些?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如果排日行动再发展下去,也许不得不采取军事行动。”“采取军事行动时需要哪些兵力,与关东军协商后由参谋部本部作战部提出计划。”

——引自1931年7月《日本陆军省解决满洲问题方案大纲》

材料二  “当时,守卫南满铁路沿线的日军兵力,总计不过一万零四百人,而在其周围有二十二万中国军队。情况突然紧急起来,同时,居住该地的一百万帝国居民也陷于严重的恐慌和不安之中,我军关心这种情况,认为有必要先发制人,以铲除危险的根源。为了这个目的,迅速开始行动,排除抵抗,解除驻在附近的中国军队的武装。

——引自1931年9月24日《日本政府关于满洲事变的第一次声明》

材料三  “九月十八日事件之发生,我方不外毅然出于正当防卫之行动。”

——引自1932年8月25日《日本外相田康哉关于满洲问题的演说》

请回答:

(1)你认为这三则材料的内容哪则是真实的?哪则是虚假的?为什么?

(2)关于“九•一八”事变的发生,材料二和材料三有哪些自相矛盾的地方?

(3)依据材料一和材料二的内容,驳斥材料三的日本“出于正当防卫”的观点。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分析下列问题。

材料一:阅读下图:

 

材料二:长期以来,很多学者将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概括为“两个过程”,即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相结合,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过程,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过程,主张以这一基本线索作为指导中国近代史研究的重要准则。

材料三:近二三十年来,有些学者注重从现代化角度研究中国近代史,认为中国的现代化就是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变,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1840年以来中国错综复杂的历史,可以用“从传统到现代”这一思路作解释。

请回答:

(1)阅读图一和图二,回答农民阶级和资产阶级准备怎样解决土地问题?如何评价?

(2)按照材料二的研究角度来研究中国近代史,可能会对1840-1911年间的哪些重要事件评价较高?

(3)按照材料三的研究角度,评价辛亥革命。

 

查看答案

1954年9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新中国第一部宪法,以替代起临时宪法作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这一做法的主要目的是

A. 体现中共领导下多党合作的政权特色

B. 建立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C. 保障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顺利过渡

D. 把依法治国的方针写入宪法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