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8年钦差大臣桂良签订《天津条约》时奏报咸丰帝:“此时英、佛(法国) 两国和约,万不可作为真凭实据,不过假此数纸,暂且退却海口兵船。将来尚欲背盟弃好。只须将奴才等治以办理不善之罪,即可作为废纸。”这表明了清政府
A. 坚决抵抗外来侵略的决心 B. 仍然坚持闭关锁国的政策
C. 还没有接受近代外交观念 D. 主张处理好和西方的关系
对外战争的胜利以及统一帝国的建立,使得容克(泛指普鲁士贵族和大地主)获得了合法统治权。当容克阶级的力量和声望如日中天时,我们很难想象在容克具有合法统治权的政府下所确定的政体会压缩这个阶级的利益,因而德国建立了二元制的君主立宪制。据此,德意志帝国二元制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A. 出于政治独立和争夺霸权的需要
B. 兼顾了工业资产阶级的利益诉求
C. 具有民众认同与政治威权的基础
D. 适应了德国政治民主化发展趋势
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参议员由各州议会选出,每州两名。1912年宪法第十七条修正案生效,该修正案规定,确立代表各州的美国参议员必须由民众直接选举。这说明
A. 美国各州州权有所下降
B. 参众两院发展趋同现象显著
C. -战推动美国民主进程
D. 政治民主化得到进一步提升
“光荣革命”后,对议会而言,行政权的执行并不是它的职责所在,在国王无力亦无意于绝对行使这项权力的时候,内阁便登上了政治舞台。据此可知英国内阁
A. 使议会能够有效监督行政权力
B. 适应了英围宪政发展的要求
C. 解决了国王与议会之间的矛盾
D. 增强了议会对国王的控制力
查士丁尼时代钦定出版的《法学阶梯》写道:“受法律和习惯统治的一切国家,部分是受其固有的特定法律支配,部分是受全人类共有的法律支配。一个民族所制定的法律,称为该民族的‘民事法律’,但是,由自然理性指定给全人类的法律,则称为国际法,因为所有的国家都采用它”。材料中所说的“国际法”所包含的理念主要是
A. 人人生而平等,每个人都有追求生命、自由、财产和幸福的权利
B. 随着罗马帝国疆域的不断扩展,罗马法由公民法发展为万民法
C. 凡需要人证的,应在证人的门前高声呼唤,通知他到庭作证
D. 期满,债务人不还债的,债权人得拘捕之,押其到长官前,申请执行
在克里斯提尼时代及之后的时间里,富有的贵族在消费上受到不断增加的限制和压力,他们在公共事业上的投入要远多于个人消费。有一条法律规定,墓葬纪念物的建造投入不得超过“10个人的3天的劳动”。这表明
A. 城邦公民拥有共同信仰
B. 利用制度调适以维护平等
C. 禁止富人进行奢侈消费
D. 法律注重保护人民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