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875—1878年的“丁戊奇荒”,造成1000余万人饿死,2000余万灾民逃荒...

1875—1878年的“丁戊奇荒”,造成1000余万人饿死,2000余万灾民逃荒。郑观应在上海募捐的同时提出构建符合近代中国国情的社会福利保障体系的主张,以官绅合力,以工代赈等多元化方式筹资,设立慈善机构,对灾民实施“教养兼施”。据材料可知

A. 当时中国社会备荒机制不健全

B. 郑观应最早提出建立社会保障体系

C. 清政府救灾与防灾措施较完备

D. 清政府借鉴西方慈善文化并已施行

 

A 【解析】从材料“1875—1878年的‘丁戊奇荒’,造成1000余万人饿死,2000余万灾民逃荒”中可以分析出,“丁戊奇荒”造成了社会大的灾荒,这说明当时清政府的社会备荒制度不完善,救灾和防灾措施不完善,故A项正确,C项错误;B项说法错误,错在“最早”;D项说法错误,错在“已施行”。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隆庆是明穆宗朱载垕(1537~1572)的年号。1566年,隆庆帝即位后倚靠高拱、张居正等大臣,实行革弊施新的政策,使朝政为之一振。革弊,即平反冤狱,宣布自正德十六年(1521年)以后至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十二月以前,因谏言而获罪的诸臣“存者召用,没者恤录”。罢除一切斋醮(一种道教仪式,筑坛设供,祭告神灵,祈求消灾赐福),撤西苑内大高玄殿、国明阁、玉熙宫等及诸亭台斋醮所立匾额,停止因斋醮而开征的加派及部分织造、采买。施新方面,加强对官吏的考察,即使一般不予考察的王府官员也在考察之列。对于廉政官员给予奖赏和提拔,对于贪官给予罢免官职,“赃多迹著者部院列其罪状,奏闻处治”。蠲免救济,减少百姓灾后的痛苦,抑止土地兼并。限田,制定了勋戚宗室依世次递减制度;清田,清查诡寄、花分钱粮和皇室勋戚田庄。

——摘编自陈梧桐、彭勇《明史十讲》等

(1)根据材料,概括隆庆新政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隆庆新政的历史作用。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说明:左图为版画,反映了使用蒸汽机的工厂。右图为油画,反映了19世纪后期英国富人以乘坐汽船游览伦敦的泰晤士河为时尚。河中有许多巨大的蒸汽轮船,正发出呛人的浓烟,岸边工厂排放的污水,使河水变得浑浊不堪。

综合两幅图片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发起中国近代运动的动机,并非来自于本社会的内部,而是在外部的强大压力——在西方国家侵略造成的国家、民族生死存亡的巨大压力下,在基本没有近代因素作前提的条件下,中国人仓促地采借西方文明,发起了近代化运动。

材料二:开心的锣鼓敲出年年的喜庆,好看的舞蹈送来天天的欢腾,阳光的油彩涂红了今天的日子哟,生活的花朵是我们的笑容。今天是个好日子,心想的事儿都能成,今天是个好日子,打开了家门咱迎春风

——1998年春晚歌曲《好日子》

材料三:十年实践,使我们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多层次.有重点.点面结合的对外开放结局,在我国沿海建立了从南到北的包括2个直辖市.25个省辖市.67个县.约1.5亿人口的对外开放前沿地带,这对迎接世界经济重心向太平洋地区转移,加速我国现代化建设将发挥着重要作用

——《中国经济体制十年》

(1)根据材料一,分析中国近代化的主要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上述特点对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产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七八十年代党和政府为了让城乡群众过上“好日子”所采取的主要改革措施,指出九十年代的中国在开放领域进一步“打开了家门”的重要标志。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国对外开放的格局及目的。

 

 

查看答案

赫胥黎在《进化论与伦理学》中提到“天行者以物竞为功,而人治则以使物不竞为的”,严复将此书介绍到中国时起名为《天演论》,并以“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推动中国社会的觉醒。这是因为严复

A. 并没有读懂赫胥黎的观点

B. 有着强烈的民族危机感

C. 既是一名生物学家,又是一名社会学者

D. 实际不赞同赫胥黎的观点

 

查看答案

20世纪末,反全球化反精英主义的“民粹主义”再次掀起高潮,并在许多西方发达国家成为影响政治活动的重要力量。这反映了

A. 精英主义严重阻碍民主政治的发展

B. 西方社会普遍反对全球化的心理

C. 西方发达国家公民意识开始觉醒

D. 全球化加剧了西方社会阶层的分化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