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近代中国某思想家说“所谓立宪政体,所谓国民政治,果能实现与否,纯然以多数国民能否...

近代中国某思想家说“所谓立宪政体,所谓国民政治,果能实现与否,纯然以多数国民能否对于政治,自觉其居于主人的主动地位为唯一根本之条件。”这是

A. 民族危机出现后的反思

B. 器物变革失败后的反思

C. 制度变革失败后的反思

D. 马克思主义传入的反思

 

C 【解析】“所谓国民政治,果能实现与否,纯然以多数国民能否对于政治,自觉其居于主人的主动地位为唯一的根本之条件”可知是强调开启民智,启迪民众的觉悟,才能真正实现民主,这是新文化运动时陈独秀对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失败后的反思,故C正确;A是林则徐、魏源,主张学习西方,主要是军事技术,排除;B属于维新派,主张学习西方制度,实行君主立宪,排除;新文化运动后期马克思主义传入我国,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康有为指出:“凡人皆天生,不论男女,人人皆有天与之体,即有自立之权,上隶于天,人尽平等,无形体之异也”;“人类之生,皆本于天,同为兄弟,实为平等”;“侵权者谓之侵天权,让权者谓之失天职”。这说明康有为主张

A. 天赋人权

B. 人民主权

C. 君权天授

D. 自由平等

 

查看答案

翰林院编修丁立钧(1854—1902)说,“窃见近年条陈时政者,多欲弃中国数千年成法改从外国”,以致“近年以来,正学不明,人心思动……以圣贤书为无所用,以礼教事为不必拘,以先王之政法为万不可行。”这反映出当时

A. 传统文化已不适合国情

B. 清廷权力外移趋势明显

C. 传统观念受到严峻挑战

D. 学习西方已成社会共识

 

查看答案

陈独秀的《敬告青年》中指出:“固有之伦理、法律、学术、礼俗,无一非封建制度之遗。“‘吾宁忍心过去国粹之消亡,而不忍现在及将来之民族,不适应世界之生存而归消灭也。”据此表明新文化运动

A. 对传统文化的认识深刻而全面

B. 主张改造传统文化

C. 有遵循进化理论全盘西化的倾向

D. 力图挽救民族危亡

 

查看答案

1875—1878年的“丁戊奇荒”,造成1000余万人饿死,2000余万灾民逃荒。郑观应在上海募捐的同时提出构建符合近代中国国情的社会福利保障体系的主张,以官绅合力,以工代赈等多元化方式筹资,设立慈善机构,对灾民实施“教养兼施”。据材料可知

A. 当时中国社会备荒机制不健全

B. 郑观应最早提出建立社会保障体系

C. 清政府救灾与防灾措施较完备

D. 清政府借鉴西方慈善文化并已施行

 

查看答案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隆庆是明穆宗朱载垕(1537~1572)的年号。1566年,隆庆帝即位后倚靠高拱、张居正等大臣,实行革弊施新的政策,使朝政为之一振。革弊,即平反冤狱,宣布自正德十六年(1521年)以后至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十二月以前,因谏言而获罪的诸臣“存者召用,没者恤录”。罢除一切斋醮(一种道教仪式,筑坛设供,祭告神灵,祈求消灾赐福),撤西苑内大高玄殿、国明阁、玉熙宫等及诸亭台斋醮所立匾额,停止因斋醮而开征的加派及部分织造、采买。施新方面,加强对官吏的考察,即使一般不予考察的王府官员也在考察之列。对于廉政官员给予奖赏和提拔,对于贪官给予罢免官职,“赃多迹著者部院列其罪状,奏闻处治”。蠲免救济,减少百姓灾后的痛苦,抑止土地兼并。限田,制定了勋戚宗室依世次递减制度;清田,清查诡寄、花分钱粮和皇室勋戚田庄。

——摘编自陈梧桐、彭勇《明史十讲》等

(1)根据材料,概括隆庆新政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隆庆新政的历史作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