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末期,美国《时尚》服装杂志向女性推介宽松的灯笼裤(见下图)以它的创始人阿米利亚·布卢默的名字命名,也被称为“理性服装”。灯笼裤的问世反映了
A. 贵族式休闲大众化
B. 女性生活方式变化
C. 希腊复古风格流行
D. 战争影响民众生活
鸦片战争后,国人对“英夷”最关切的方面是其“女主”的习俗。《英吉利记》说其国“婚丧嫁听女自择,女主赀财,夫无妻媵,在国王以下莫不重女而轻男”。这一现象反映出当时中国
A. 价值观明显不同于英国
B. 丧失了对自身文化的自信
C. 研究英国代议制成为显学
D. 崇尚西方国家的男女平等
1884年中法战争爆发,《申报》连续报道前线战况和中法间的交涉并发表评论,引起人们广泛的关注和探讨。在社会上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影响。这反映出当时
A. 中法战争的危害前所未有
B. 富国强兵成为社会共识
C. 新的舆论工具为人们接受
D. 时政成为媒介宣传的主流
据表可知,中华民国初年社会生态整体特征表现为
A. 锁国与开放
B. 坎坷与进步
C. 危亡与机遇
D. 保守与激进
下表中各项数据的变化最能说明京津地区1921-1928年京、津离婚案主动方性别统计表
A. 男女平等意识逐渐增强
B. 西方婚俗冲击传统婚姻
C. 女性平等意识领先全国
D. 社会动荡影响婚姻稳定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后,作为政府的教育总长,蔡元培在一次向参议院宣布政见的演说中,即主张男女教育平等,不应限制女子所享权利。受传统“男女授受不亲”等封建礼教的禁锢,男女同校在高等小学即无法实行,在大学更是不允许。蔡元培出任北大校长后,努力打破男女不同校惯例,在他的推动下,1920年春北大即准予9名女生入校旁听,自秋季起则开始正式招收女生。蔡元培还大力主张妇女应享有平等的参政权,1922年10月间,他就曾抗议北洋政府颁布的《治安警察条例》剥夺女子参政权,但未有结果。
——摘编自赖朝霞《蔡元培与中国近代女权运动》(《文史知识》2004年第8期)
材料二 美国社会中早就形成阻止妇女参政的顽固传统,政党大佬们长期以来反对赋予妇女选举权。1897年,科罗拉多成为第一个赋予妇女选举权的州,到1914年,西部12个州也先后实行了类似改革。意识到改革的不可避免,国家层面的政党领袖开始改变立场,共和党在1916年的总统选举中支持赋予妇女选举权。随着一战期间从事工商业的妇女人数猛增,妇女地位和作用无法否认,改革变得不可抗拒且势在必行。1919年,国会批准了妇女选举权修正案,1920年8月,第19条修正案成为美国宪法的一部分。
——摘编自陈其《美国历史中的妇女》(《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3年第3期)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蔡元培的女权思想并加以简要评价。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民国初期中国的女权运动与20世纪初期美国的女权运动在争取妇女参政权方面的不同结果,并说明其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