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某大臣上书皇帝言:“宰相制国用,从古然也。今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据此推测,这位大臣最有可能生活在
A. 清朝
B. 宋朝
C. 西周
D. 秦朝
“陛”本来是指宫殿的台阶,“陛”的两侧有近臣持兵刃站列,以防不测,群臣不能直接对皇帝说话,而要由站在“陛下”的侍卫转达。后来,“陛下”代指皇帝。“陛下”称谓的由来从本质上反映了
A. 专制皇权不容逾越
B. 皇帝安危国之大事
C. 封建等级制度森严
D. 皇帝显示自己威风
《全球通史》:“新皇帝开始将早先在本国取得辉煌成功的法家学说应用到全中国。他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材料中的“官员”包括
①丞相
②郡守
③县令
④太尉
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②③④
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影响最为深远的是
A. 有利于秦朝的强大和经济文化交流的加强
B. 有利于国家统一
C. 奠定了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
D. 有利于中华民族的形成
秦王赢政认为自己“德高三皇,功过五帝”,所以自称皇帝,突显个人功绩。他的功绩不包括
A. 灭六国,统一天下
B. 统一文字、货币
C. 开始推行郡县制
D. 修长城,抵匈奴
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得悲壮。”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主要是指
A. 统一度量衡、货币
B. 中央建立三公九卿制
C. 建立统一国家和中央集权制
D. 开创皇帝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