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王霸》中写道:“列百官之长,要百事之听,以饰朝廷臣下百吏之分,度其功劳,论其庆赏,岁终奉其成功以效于君。当则可,不当则废。”这一论述旨在
A. 突出丞相的位高权重
B. 强调御史大夫的地位高
C. 说明皇帝权力被削弱
D. 奉劝统治者要赏罚分明
周显王二十五年(公元前344年),魏惠王会诸侯于逢泽,接着“驱十二诸侯以朝天子于孟津”。此举
A. 表明魏惠王已成为天下共主
B. 意在利用周天子的权威称霸
C. 顺应了当时人民统一的愿望
D. 目的在于提高周天子的地位
命,主要用于“册命”,即授予诸侯、卿大夫、士等一定职衔的文书。下表所示内容是根据《周礼·春官·典命》中的记述而整理的。这反映了西周
公 | 九命 | 其国家、宫室、车骑、衣服、礼仪,皆以九为节 |
侯、伯 | 七命 | 其国家、宫室、车骑、衣服、礼仪,皆以七为节 |
子、男 | 五命 | 其国家、宫室、车骑、衣服、礼仪,皆以五为节 |
A. 天子对地方的管理规范
B. 分封诸侯的仪式很正规
C. 任命官吏的程序较严密
D. 贵族内部尊卑等级分明
学者杨向奎曾指出“周灭商后,疆域扩大,已经是一统的的多民族国家。因而,人们心中‘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大一统思想初步形成。”杨向奎意在说明
A. 周代疆域比商代更为辽阔
B. 不能把西周看作统一的国家
C. 周代分封有利于国家统一
D. 周王朝是一个分封制国家
甲骨文中有不少“族”的名称,诸如王族、子族、多子族等,族内又有宗氏、分族和类丑等几个层次。对此,有学者说:“商王国内的基本社会组织不是农村公社,而是父权宗族组织”。这说明商朝
A. 统治集团内部比较团结稳定
B. 实现了家国一体的高度集权
C. 社会结构以宗法血缘为基础
D. 以森严的等级制度维系统治
1986年,法国哲学家雷吉斯•德布雷说:“摇滚乐、影像、蓝色牛仔裤、快餐、新闻网络与电视卫星所蕴藏的力量,比整个苏联红军的力量都大”。这主要体现了
A. 苏联在社会生活领域落后于美国
B. 科学技术推动了文化的传播与交融
C. 价值观冲突成为冷战的主要表现
D. 文化渗透成为“和平演变”的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