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次鸦片战争后,中国一批“有识之士”认为,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不同于中国古代史上的异族入侵,西方列强不是要夺取大清江山,而是“志在通商”,因此可以“信义笼络”,据此,这批“有识之士”的对策是
A. “师夷长技以自强”
B. 实行新政与国际接轨
C. 主动开放通商口岸
D. 变法图强实现工业化
清朝雍正皇帝在康熙帝“滋生人丁,永不加赋”的基础上,把人丁税平均分摊田亩上,实行“摊丁入地”、按占有土地的数量征税,此次赋税改革
A. 有利于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B. 说明政府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C. 有利于减轻农民赋税负担
D. 说明政府开始赋税的货币化
《贞观政要》描述唐太宗统治时期,“商旅野次,无复盗贼,囹圄(牢房)常空,马牛布野,外户不闭。……米斗三四钱,行旅自京师至岭表,自山东自沧海,皆不贵粮,取给于路。”该材料
A. 有美化贞观之治之嫌
B. 真实反映唐朝经济繁荣
C. 说明唐朝人喜爱旅行
D. 体现唐朝社会治安良好
西方学者把秦始皇统一中国至清朝的二千多年,称为中华帝国时期。西方这样称呼古代中国的主要因素是
A. 多民族国家统一的需求
B.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体制
C. 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D. 郡县制度取代分封制度
《礼记·王制》云:“丰年不者,四年不位,国无九年之蓄曰不足,无六年之蓄曰急,无三年之蓄曰国非其国也。”材料说明周代的统治者
A. 要求百姓生活勤俭节约
B. 鼓励消费以促进农业生产发展
C. 大力倡导重农抑商政策
D. 提倡国家要建立粮食储备制度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在汉代就建立了封驳制度。所谓“封”,就是把皇帝的敕令退还回去拒不执行;所谓“驳”,就是指出皇帝敕令中存在的错讹失误。汉代的解决办法是,如果皇帝不愿听从丞相的封驳,那么丞相就应当辞职。否则,国家机器就不能正常运作。到了唐代,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是部门分工,实行三省制,其中门下省的职责就是“出纳帝命,封驳诏奏”。凡有制敕下发,先经门下,门下认为不当者,可以封还重拟,需要修改者直接批注退回,具体由给事中操作,“诏敕有不便者,涂窜而奏还,谓之涂归”。其后,这一制度一直存在,即便到了明崇祯年间,李清任给事中,曾看到被皇帝下令廷杖的官员,已经根据旨意解衣待杖,也要等给事中签押的驾贴送到后方可行刑,这显然是封驳制度的遗留。
——摘编自刘文瑞《封驳制度的意义》
材料二 清承明制,仍设内阁,但实际的政务中心是由议政王大臣会议、南书房和内阁等中枢机要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军机处。军机处被皇帝严密控制,从未有过独立的“执政”大权,只是依葫芦画瓢而已。军机处的职能有最高命令的撰制、发出,收受奏折,等等,这样一来,皇帝的办公厅就从内阁转移到南书房军机处。
——摘编自何庄《从古代诏敕制度的演变看明清君主专制统治的加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代皇帝诏令的运行体制及意义。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与唐朝相比,清朝皇帝诏令运行机制的不同之处。
(3)综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说明推动中国古代中枢机构演变的因素及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