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世纪晚期到19世纪早期,英国下院出现了“党鞭”。这一职位的设置是为了加强政党内部沟通和纪律监督,以适应议会斗争。但凡重大问题,特别是两党分歧严重时,表决前各党“党鞭”都会通报党的立场,并要求本党议员按照党的指示投票。“党鞭”在英国的出现。
A. 加强了内阁的政治影响
B. 改变了议会至上的原则
C. 推动了工业革命的进程
D. 消除了两党之间的矛盾
《中英天津条约》第十六款规定:“英国民人有犯事者,皆由英国惩办。中国人欺凌扰害英民,皆由中国地方官自行惩办。两国交涉事件,彼此均须会同公平审断,以昭允当。”这一规定表明
A. 被告人适用英国法律
B. 被告人由中国政府管辖
C. 案件由中英两国会审
D. 治外法权的进一步强化
邓小平指出:“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是基本建设,不解决思想路线问题,不解放思想,正确的政治路线就制定不出来制定了也贯彻不下去……这段话揭示了关于真理标准的讨论带来的最重要的社会影响是
A. 坚持了马克思主义思想
B. 发扬了党的实事求是的优良作风
C. 使人们的思想得到解放
D. 促进了中共政治路线的贯彻执行
下表反映了建国后某时期连续4年的经济建设情况,为此我国政府
A. 调整城镇人口总量
B. 开展农业集体化运动
C. 优先发展农村经济
D. 调整农村土地所有制
新中国成立后,国内学者对1946—1949年国共之间的战争定性为“人民解放战争”或“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不过,近些年来也有学者开始以“内战”一词来概括这场战争。对这一变化的认识正确的是
A. 前者强调了战争的性质,后者强调了战争的结果
B. 前者受革命史观的影响,后者受社会史观的影响
C. 前者只强调了战争的一方,后者则强调了战争的双方
D. 前者是对历史的价值评价,后者是对历史的客观评价
下图数据来源于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读图可知1843—1852年英国制造品对华贸易
A. 扭转了对华贸易逆差
B. 并未真正完全打开中国市场
C. 在沿海地区迅速发展
D. 造成中国自然经济完全解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