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在日内瓦会议期间,新中国代表团促成了《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内瓦公约》的签订;...

在日内瓦会议期间,新中国代表团促成了《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内瓦公约》的签订;中国还主动解散了周边国家华侨的共产党组织,劝说华侨加入所在国国籍。这些做法

A. 表明了新中国制止新殖民主义的决心

B. 是新中国外交政策走向成熟的标志

C. 打破了美国遏制孤立中国的政策

D. 有利于国内大规模经济建设的开展

 

D 【解析】 新中国代表团促成了《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内瓦公约》的签订,实现了印度支那的停战,有利于为中国创造和平的外部环境。“中国还主动解散了周边国家华侨的共产党组织,劝说华侨加入所在国国籍”,减少了与周边国家的矛盾。综上,这些措施为国内经济建设创造了有利的周边环境,故D正确;材料反映了通过外交活动创建和平的周边环境,与制止新殖民主义无关,排除A;1953年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新中国外交政策走向成熟的标志,1954年日内瓦会议时,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已经提出,B错误;打破了美国孤立和遏制中国政策是1971年的26届联大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排除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十一届三全会以来,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其中,使民主法制建设达到新的高度,堪称中国法律建设里程碑的举措是

A.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方针

B. 1982年全国人大通过了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 1998年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D. 1999年九届全国人大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进宪法

 

查看答案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出现两次立法高峰,1978年~1992年制定了《宪法》(1982年修订)《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等二百多个重要法律;20世纪90年代初,一大批用于调整经济活动的法律法规出台。对上述高峰均起到推动作用的是

A. “有法可依”的法制建设方针

B. 确定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C.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D. 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化趋势加强

 

查看答案

以下对该图的解读正确的是

A. 新中国成立后法制建设在曲折中发展

B. 1954年宪法的颁布,使人民民主统一战线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C. “文革”期间虽然全国处于大动乱,但法制建设还是取得很大成就

D. 我国现行的宪法是1999年宪法,确立了“依法治国”的治国方略

 

查看答案

全面抗战爆发后,经过15个月的战争,日军虽然取得攻城掠地之胜,但其所追求的战略目标成为泡影。日本在中国战场上投入了近百万兵力,伤亡数十万人,却陷入一种骑虎难下的窘境。面对这种状况,日本侵略者

A. 进一步扩大战争迫使国民政府屈服

B. 被迫停止在正面战场的大规模进攻

C. 把主要的兵力转向对沦陷区的掠夺

D. 以大部分兵力对付敌后抗日根据地

 

查看答案

1939—1941年,国民政府实施地方“新县制”改革,赋予县及县以下单位更大的自主权,实行在民意和民选基础上的地方自治;地方实行行政、教育、军事合一的一体化组织建构;明确县级地方财政的自收自支原则。由此可知,国民政府“新县制”改革的主要目的是

A. 消除地方分裂割据,实现全中国统一

B. 对敌后抗日根据地实施全面经济封锁

C. 积极动员全国人力物力资源支持抗战

D. 为“抗战建国”打造地方性基础和持久动员力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