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7年8月,毛泽东提到:“要在湘南形成一师的武装,占据五六县,形成一政治基础,发展全省的土地革命,纵然失败也不用去广东而应上山。”由此可见,毛泽东
A. 萌发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
B. 最早提出了土地革命的主张
C. 意识到建立人民军队的重要性
D. 总结了秋收起义失败的教训
三民主义是国民党一直标榜的政治符号,从发动反清革命到反抗北洋军阀建立国民政府,再到领导全国抗战,三民主义是联合各种社会政治力量和知识分子的重要思想基础。这显示出三民主义
A. 成为中国反侵略的指导思想
B. 为国民党赢得广泛的群众基础
C. 是近代中国革命胜利的保障
D. 符合了中国革命的阶段性需求
陈独秀在《敬告青年》中宣称:“固有之伦理、法律、学术、礼俗,无一非封建制度之遗”,“吾宁忍过去国粹之消亡,而不忍现在及将来之民族,不适世界之生存而归消灭也。”材料主要表明新文化运动
A. 认为传统文化需要改造
B. 有全盘西化的错误倾向
C. 以挽救民族危亡为己任
D. 对传统文化有科学认识
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发出了“向科学进军”的伟大号召,制定了《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愿景规划》,逐步建立起现代科学技术体系。以下重大科技成果中,与这一规划有关的是
①秦山和大亚湾核电站顺利建成
②自行设计的中近程导弹试验成功
③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④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首次实现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1956年,中国文化部召开了第一次全国戏曲剧目工作会议,会后不仅许多传统剧目经整理加工后重新上演,而且这年秋天,北京还自解放后第一次上演了莎士比亚的著名悲剧《柔密政与幽雨叶》(当时的译名)。由此可知,这次工作会议
A. 贯彻了“百花齐放”的方针
B. 旨在恢复传统的戏曲剧目
C. 促进了文艺创作意识形态化
D. 根除了“左”的文艺路线
历史叙述一般包括史料呈现、史实陈述和历史解释等。下表是不同时期的学者对李贽形象的历史叙述,这反映出
A. 历史叙述应当尊重历史事实
B. 历史解释目的在于揭示历史事实
C. 时代立场不同影响历史解释
D. 历史叙述的差异性揭示历史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