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在《新青年》与《东方杂志》对垒的文化论争中,陈独秀认为中西文化不同,宣扬“西洋文...

在《新青年》与《东方杂志》对垒的文化论争中,陈独秀认为中西文化不同,宣扬“西洋文明远在中国之上”;杜亚泉则提出:不要把科学视为“信条”,主张以传统的儒家学说为衡量一切的标准。他们论争中的共同点是

A. 认为西方文化出现认同危机

B. 对西方文明有比较全面的了解

C. 重新定位了中国的传统文化

D. 主张调和中西文化面临的冲突

 

C 【解析】 材料“宣扬“西洋文明远在中国之上””表明陈独秀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不如西方文化,材料“主张以传统的儒家学说为衡量一切的标准”表明杜亚泉强调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二人都主张要重新认识中国传统文化,故C项正确,D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出西方文化的状况,故AB项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岳麓书院院训“忠孝廉节”碑文由朱熹所写,每字一碑,分嵌在讲堂左右两侧。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四字碑揭示了楷书的端庄浑厚

B. 书院教育实现了儒学的政治化

C. 四字碑体现了理学的本质内涵

D. 朱熹将理学发展成官方哲学

 

查看答案

春秋晚期的孔子创立儒家学派,但西汉以前主要是法家受重视,直到汉武帝时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儒家思想才得到统治者的重视,并成为中国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儒家思想能成为封建正统思想的主要原因是

A. 改造后的儒家思想吸收了道、法等家的思想

B. 适应了加强封建专制统治的需要

C. 儒家思想提倡实行“仁政”,受到人民的欢迎

D. 儒家思想是中国最主要的思想

 

查看答案

古代有人向当朝统治者提出“……天有四时,王有四政,四政若四时,通类也,天人所同有也。庆为春,赏为夏,罚为秋,刑为冬。庆赏罚刑之不可不具也,如春夏秋冬不可不备也”的建议,此人最有可能是

A. 孟子

B. 李斯

C. 董仲舒

D. 李贽

 

查看答案

明清很多小说注重描写商人的活动,揭露官场腐败和社会黑暗,并初步表现出抨击封建制度、挣脱封建礼教束缚、追求个人自由和现世幸福、逐利生财等新思想。导致这些新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不包括

A. 重商思想抬头和商品经济繁荣

B. 工商城镇蓬勃发展

C.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巩固

D. 封建制度的腐朽

 

查看答案

关于朱熹“事事物物皆有定理”的命题与王守仁“心即是理”思想的差别,王守仁说:“事事物物上求至善,却是外义也。至善者心之本体也。”这表明王守仁认为

A. 朱熹所说的“定理”不是“至善”的“义”

B. 至善作为道德原理可能存在于外部事物

C. 事物的道德秩序只是来自行动者赋予它的道德法则

D. 道德法则是纯粹外在的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