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4世纪,雅典官员在任职前要接受陪审法庭的任职资格审查,还要在一年的任期内接受公民大会10次的信任投票,在任期结束时还要接受账目审计。这些规定直接作用是
A. 维护民主制度
B. 落实法治原则
C. 激发参政意愿
D. 防止权力滥用
1985年,中央出台一系列新政策,规定企业职工的工资和奖金同企业的经济效益高低、个人贡献大小挂钩,职工工资总额同企业经济效益按比例浮动;中央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两级机关工资由中央管理,其他各级归省、自治区、直辖市管理。这些政策有助于
A. 实现改革重心转移
B.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C. 缩小城乡发展差距
D.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1930年代中共对苏区教育高度重视,当时小学一年级的语文教材《三字经》开篇即为“天地间,人最灵。创造者,工农兵。男和女,都是人。一不平,大家鸣”。这反映出当时苏区
A. “左”倾错误影响基础教育
B. 注意吸收儒学传统思想资源
C. 基本实现男女平等教育权利
D. 重视启发民众的阶级觉悟
1920年代末,乡村建设运动逐渐兴起。教育家晏阳初、梁漱溟等人提出在乡村扫除文盲、组织合作社等举措并试点实验;留学归国的陆燮钧博士在定县培育了优良的鸡种和猪种今天仍是当地农民饲养的主要品种之一。据此可知,这场运动
A. 为传播马克思主义提供实践基础
B. 对改变乡村面貌具有积极作用
C. 在知识分子中形成建设乡村共识
D. 帮助农村实现生产关系的转变
总理衙门设立之初,司员官役以及经费等方面“较之各衙门旧制格外裁减,暗寓不得比于旧有各衙门”。辛丑条约签订后,清廷按李鸿章的方案将其改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优给俸糈”。这说明
A. 传统外交观念趋于革新
B. 外交上开始出现制度变化
C. 半殖民地色彩日益浓厚
D. 清政府力图提高国际地位
两宋时江南地区农业发达,是重要的粮食输出地,谚语称“苏湖熟,天下足”。到了明朝,谚语变为“湖广熟,天下足”,时人指出“(江南)地窄人稠,半仰食于江、楚、庐、安之粟”。据此推知,江南地区
A. 生产秩序遭严重破坏
B. 农业商品化程度下降
C. 海禁政策已趋向松动
D. 产业结构出现新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