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5年,纽约州限定面包工人最高工时的法律被联邦最高法院裁定违宪无效,理由是该法破坏了资本家与工人之间的“契约自由”。该判决结果在30年代遭到了越来越多的批评,最终被联邦最高法院在1937年的新判例中推翻。这反映了美国联邦最高法院
A. 对立法机构的制衡逐渐减弱
B. 对宪法的解释受时代背景影响
C. 逐渐代表底层劳动者的利益
D. 对案件的审判取决于民意要求
1868年,英国伦敦议会大厦前的十字路口安装了世界上第一盏煤气信号灯,由一位警察牵动皮带操作,使得伦敦这个最繁忙的路口交通秩序有所好转。这反映出
A. 经济发展有助于实现社会公平
B. 英国城市化程度遥遥领先各国
C. 工业化进程推动政府职能完善
D. 民生的改善依赖科学技术进步
公元前4世纪,雅典官员在任职前要接受陪审法庭的任职资格审查,还要在一年的任期内接受公民大会10次的信任投票,在任期结束时还要接受账目审计。这些规定直接作用是
A. 维护民主制度
B. 落实法治原则
C. 激发参政意愿
D. 防止权力滥用
1985年,中央出台一系列新政策,规定企业职工的工资和奖金同企业的经济效益高低、个人贡献大小挂钩,职工工资总额同企业经济效益按比例浮动;中央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两级机关工资由中央管理,其他各级归省、自治区、直辖市管理。这些政策有助于
A. 实现改革重心转移
B.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C. 缩小城乡发展差距
D.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1930年代中共对苏区教育高度重视,当时小学一年级的语文教材《三字经》开篇即为“天地间,人最灵。创造者,工农兵。男和女,都是人。一不平,大家鸣”。这反映出当时苏区
A. “左”倾错误影响基础教育
B. 注意吸收儒学传统思想资源
C. 基本实现男女平等教育权利
D. 重视启发民众的阶级觉悟
1920年代末,乡村建设运动逐渐兴起。教育家晏阳初、梁漱溟等人提出在乡村扫除文盲、组织合作社等举措并试点实验;留学归国的陆燮钧博士在定县培育了优良的鸡种和猪种今天仍是当地农民饲养的主要品种之一。据此可知,这场运动
A. 为传播马克思主义提供实践基础
B. 对改变乡村面貌具有积极作用
C. 在知识分子中形成建设乡村共识
D. 帮助农村实现生产关系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