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全面抗战爆发后,从淞沪会战到武汉会战的一年间,共有4次大规模会战,每次参战的国民...

全面抗战爆发后,从淞沪会战到武汉会战的一年间,共有4次大规模会战,每次参战的国民党军队在33个军以上。而1939年到1943年的五年间,会战仅12次,平均每年2.6次,参战的军事力量在19个军以下。产生上述变化的原因是

A. 抗战开始进入相持阶段

B. 国民党军队的数量减少

C. 日军对华军事战略调整

D. 正面战场无法抵御日军

 

C 【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1939年后,国民党领导正面战场会战次数和规模均在下降,说明国民党抗日积极性确有下降的趋势;主要是因为进入抗战相持阶段后,随着日军政治诱降的频繁和日军的军事逼迫压力重心转向敌后战场,国民党部分实力派及上层决策人物,出现抗战不积极的情况,故C项正确。1938年底,抗战已经进入相持阶段,排除A。国民党军队的数量减少,不是抗战积极性下降的原因,而是日本对华军事战略调整,排除B。D项说法过于笼统,正面战场抗战有效阻击日军侵略的步伐,排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盛泽镇,本来是一片荒村,“明初居民止五六十家,嘉靖间倍之,以绫绸为业,始称为市”。乾隆时,“居民百倍于昔,绸绫之聚亦且十倍。四方大贾辇金至者无虚归……盖其繁阜喧盛,实为邑中诸镇之第一。”上述材料说明

A. 以盛泽镇为中心形成了徽商

B. 明代开始形成以“市”为标志的商业中心

C. 明清政府重农抑商政策失效

D. 工商业发展促进城镇的形成与繁荣

 

查看答案

“倾覆满洲专制政府,巩固中华民国,图谋民生幸福。此国民之公意,文实遵之,以忠于国,为众服务…为列邦公认,斯时文当解临时大总统之职。谨以此哲于国民。”有学者认为孙中山的这段就职誓词为“中华五千年政治史上,一座极重要的里程碑和分水岭”。下列表述不符合当时历史情景的是

A.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任务即将完成

B. 中国数千年“帝制”时代开始转入“民治”时代

C. “巩固中华民国,图谋民生幸福”的任务即将完成

D. 面临民国难建、民主难行、民生多艰的难题

 

查看答案

有学者评论太平天国运动时说道:“太平天国的失败并不是社会革命的结束,而是新的社会革命的开始。”该学者意在强调太平天国运动

A. 是推动中国开启近代化建设的根本原因

B. 激发了先进中国人寻求解决中国问题的积极性

C. 使清政府意识到封建制度的落后性

D. 为中国资产阶级革命创造环境和思想基础

 

查看答案

(题文)“自由党人、社会主义者、商人、将军、贵族都策划着推翻它。然而,四天之内把这个政权摧毁的彼得格勒骚动,在很大程度上并不是由有组织的反对派促成的。极度的饥荒把要求面包的长列队伍变为反政府的示威游行。”这里的“彼得格勒骚动”

A. 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B. 通过和平方式摧毁专制政权

C. 推翻了罗曼诺夫王朝的统治

D. 表明临时政府失去民众支持

 

查看答案

《海国图志》(1842年刊行)对英国政治有如下介绍:“设有用兵和战之事,虽国王裁夺,亦必由巴厘满议允。国王行事有失,将承行之人交巴厘满议罚。”材料中的“巴厘满”是指

A. 法官

B. 首相

C. 内阁

D. 议会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