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议和之际,北方的孙宝琦致电各省都督:“今者南北意见两无归宿之途,深恐停滞日久,战祸方长,万一牵及外交,为患更深。”南方张骞则因“英人李治面告,东邻日本与宗社党一月前已有勾结。”而忧虑。他们的忧虑侧面反映了
A. 资产阶级的软弱性
B. 袁世凯上台的必然性
C. 列强支持清政府
D. 国家面临着分裂
下列是孙中山在革命进程中的言论,其先后顺序是
①自今日始,吾等之非清朝人矣
②袁氏可为善,勿逼他为恶
③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④斯时文当解临时大总统之职,谨以此誓于国民
A. ①④②③ B. ④①②③ C. ②①③④ D. ②①④③
“起而革命者,代不乏人,然不过一朝一姓之变革而已。孙中山之革命,则为国体之改革,与一朝一姓之变革迥然不同。”下列最能论证此观点的是辛亥革命
A. 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B. 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
C. 实现了中国的近代化 D. 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
清皇室在某道诏书中宣布:“今全国人民心理多倾向共和,南中各省既倡议于前,北方诸将亦主张于后,人心所向,天命可知。予亦何忍因一姓之尊荣,拂兆民之好恶。”这表明
A. 清政府面临的最主要的压力来自南京的革命政权
B. 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军阀把持了清政府的军政大权
C. 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最终由革命势力和军阀均分
D. 清王朝以和平退让的方式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帝制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特别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内阁总理由议会的多数党产生。内阁总理可以驳回总统的意见,总统颁布命令须由总理副署才能生效。这可能存在的不足是
A. 因人设法违反了宪政的本意
B. 总理制约总统各国没有先例
C. 两者牵制无法体现三权分立
D. 人民主权却无人民真正参与
唐德刚认为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的总统宣誓词虽然很短,“但它却是中华五千年政治史上一座极重要的里程碑和分水岭。”文中的“分水岭”是指
A. 由“帝制”转入“民治”
B. 由“器物”转入“制度”
C. 由“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入“新民主主义革命”
D. 由“近代史”转入“现代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