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明清之际,以传教士为桥梁和纽带的中西文化交流是在...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明清之际,以传教士为桥梁和纽带的中西文化交流是在平等的条件下进行的一种双向交流。一方面,为了传教的需要,他们将西方的科学文化知识传入中国,一批诸如《几何原本》、《同文算指》、《浑盖通宪图说》、《乾坤体义》、《远西奇器图说》、《火攻挈要》等书的翻译以及世界地图的传入,打开了明朝知识界认识和了解“西学”的窗口,冲击了明代崇尚空谈的学风,促进了我国传统科学的发展。另一方面,他们又通过传递书信和翻译中国典籍等方式,把中国悠久灿烂的文化介绍给欧洲,中国儒家思想对欧洲18世纪启蒙思潮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

——摘编自林延清《试论明清之际中西文化交流的分期、特点和历史作用》

材料二近代以来,欧洲与中国间文化交流打破了平等均衡、长短互补的格局,文化交流变成了作为落后一方的中国向作为先进一方的欧洲学习的进程。从一开始就是在欧洲列强对中国侵略和中国反侵略这样尖锐的政治背景下进行的。就中国方面而言,就不简单是一般意义上的落后向先进学习,而是为着寻求解决中国政治危机,救亡图存而向对手学习。随着对于救国方案探讨的深入,中国的仁人志士们对于欧洲文化的注意力,渐渐便转移到了探讨如何对中国的政治体制、社会制度、经济构成进行改造上。

——摘编自林延清、丁伟志《近代中国中西文化交流的历史特点》

材料三若是决计守旧,一切都应该采用中国的老法子,不必白费金钱派什么留学生,办什么学校,来研究西洋学问。若是决计革新,一切都应该采用西洋的新法子,不必拿什么国粹,什么国情的鬼话来捣乱。……因为新旧两种法子,好象(像)水火冰炭,断然不能相容,要想两样并行,必至弄得非牛非马,一样不成。

——陈独秀《今日中国之政治问题》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清之际中西文化交流的影响。

(2)据材料二,概括近代中西文化交流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3)据材料三,概括陈独秀的思想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其思想观点作出简要评价。

 

(1)影响:对中国:冲击了明代崇尚空谈的学风;促进了我国传统科学的发展;冲击了“华夏中心”的传统观念;对西方:增进欧洲民众对中国的认识和了解;影响欧洲18世纪启蒙思潮。 (2)特点:不平等下的中国向西方学习;在列强侵略下的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具有救亡图存的政治目的;是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 原因:列强侵华,民族危机不断加深;西方文化的传播;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仁人志士的推动。 (3)观点:新旧(中西)文化不能相容;提倡新文化就要彻底批判和抛弃旧文化。 评价:动摇了儒家思想统治地位,解放了人们思想);不能正确对待东西方文化,产生了许多消极的影响。 【解析】 (1)影响,据材料一“打开了明朝知识界认识和了解‘西学’的窗口,冲击了明代崇尚空谈的学风,促进了我国传统科学的发展。另一方面……把中国悠久灿烂的文化介绍给欧洲,中国儒家思想对欧洲18世纪启蒙思潮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对中国、对西方两个方面指出明清之际中西文化交流的影响。 (2)特点,据材料二“在欧洲列强对中国侵略和中国反侵略这样尖锐的政治背景下进行的……为着寻求解决中国政治危机,救亡图存而向对手学习”,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不平等的学习、被动到主动学习、救亡图存的目的、由浅入深的过程等方面概括近代中西文化交流的特点。原因,结合所学知识从民族危机、西方文化影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仁人志士推动等方面分析其原因。 (3)观点,据材料三“新旧两种法子,好象(像)水火冰炭,断然不能相容”,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新旧文化不相容、提倡新文化等方面概括陈独秀的思想观点。评价,结合所学知识从新文化运动的积极和消极方面对其思想观点作出简要评价。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某西方画家偶然间看到非洲木雕面具,深受启发,“断然抛弃了对人体的真实描写,把整个人体利用各种几何化了的平面装配而成”,“不再只是从事物的视觉表象来描绘事物的形象,而是从内涵去认识和解析事物”。发生这一转变的画家是

A. 注重表现人物情感的德拉克洛瓦

B. 重视自我感受和自我表现的毕加索

C. 突出表现社会现实的俄国画家列宾

D. 强调捕捉光色微妙变化的法国画家莫奈

 

查看答案

1894年,赫胥黎对进化论的原理作了哲学上的阐释。他认为社会伦理关系不同于自然法则,因为人类具有高于动物的先天“本性”,人类社会的进展不应该模仿宇宙过程,而应当在同它斗争中不断走向完善,这一主张

A. 是中国近代维新思想的理论渊源

B. 是中国近代革命思想的理论渊源

C. 认为生物界的物竞天择并不适于人类社会

D. 强调生物界的物竞天择,宣扬社会进化论

 

查看答案

科学家在评价某物理学理论时说:“这一发现成为二十世纪物理学研究的基础……要是没有这一发现,那就不可能建立起分子、原子以及支配它们变化的能量过程的有用理论。”材料中的“这一发现”

A. 开阔了人们的眼界并改变了人们认识世界的角度和方式

B. 与物理学界长期信奉的“自然界无跳跃”的原则是一致

C. 说明空间和时间的性质取决于物质运动和本身分布状态

D. 说明物体空间和时间会随着物体运动速度的变化而变化

 

查看答案

詹姆斯·弗农在《远方的陌生人》中提到:“短短的200年中究竟发生了什么,使得无“关系”就寸步难行的熟人社会,逆转为陌生人的天堂。”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 工业革命和启蒙运动

B. 资产阶级革命改革

C. 追求现代的生活方式

D. 世界日益连为一体

 

查看答案

“十五世纪中叶到十六世纪初,意大利文艺复兴中的主要事实便是:教皇与世俗的宗教批评者之间的冲突是以容许新人的某种不敬神的精神进入僧侣统治集团为代价而得到避免。”这反映了

A. 宗教改革是文艺复兴的组成部分

B. 文艺复兴动摇了天主教会的权威

C. 此时期资产阶级与教会的矛盾并未激化

D. 人文精神缓和了教会与世俗社会的冲突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