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源编写的《海国图志》在当时的中国并未广泛流传,而严复翻译的《天演论》自1898年出版后,10多年间在国内发行了30多个不同的版本。该变化主要反映了
A. 国人科学民主意识增强
B. 政治民主改革日益成熟
C. 社会环境发生根本变化
D. 救亡图存渐成社会潮流
《泰西水法》是介绍西方水利科学的著作,由意大利在华传教士与明末士大夫徐光启合译。《四库全书总目》介绍此书并指出:“西洋之学,以测量步算为第一,而奇器次之,奇器之中,水法尤切于民用,视他器之徒矜工巧,为耳目之玩者又殊。固讲水利者所必资也。”这说明
A. 传统科技观念影响了西学东渐
B. 意大利成为世界科技创新的中心
C. 近代西方科技在中国广泛传播
D. 明末政府已突破闭关政策的局限
在中国戏曲中,昆曲被称为雅乐正声,明万历年间更是被视为“官腔”。随着乾隆末年四大徽班进京,京剧的形成终结了长期以来的“花雅之争”,以昆曲为代表的“雅部”衰落了下去。清中叶以后昆曲没落的根源是
A. 社会等级观念的弱化
B. 统治阶层旨趣的变化
C. 民众文化水平的下降
D. 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
明清之际,一批颇具影响力的民间社团在江南地区竞相兴起,成为反映当时社会变迁的重要因素。由表中信息可见当时
A. 江南成为文化中心
B. 文化政策相对宽松
C. 经世致用思潮兴起
D. 传统四民结构松动
明中后期的思想家李贽认为:“圣人亦人耳,既不能高飞远举,弃人间世,则自不能不衣不食,绝粒衣草而自逃荒野也。故虽圣人不能无势利之心。”此思想主张
A. 发展了程朱理学的“格物”主张
B. 是对王守仁“心学”的批判
C. 反映了工商业发展中人性的觉醒
D. 深刻批判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分析我国宋代至清代不同性质书院比例状况表(下表)可知,从宋代至明清,官办书院比例总体上升并超过民办书院。这一变化可以说明
A. 官办书院比例上升制约着古代文化的发展
B. 封建政府对思想控制呈现不断强化的趋势
C. 书院比例变化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D. 西方殖民侵略导致了明清民办书院的衰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