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学者认为:中国在明清时期就出现了早期启蒙思想,欧洲17、18世纪也产生了启蒙思想,但前者是封建社会末期的产物,而后者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后者被看成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主要是因为它
A. 推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
B. 规划了资本主义的政治蓝图
C. 为法国大革命作了充分准备
D. 促进了亚洲国家的社会改革
卢梭提出:“在国家里没有什么基本上不能废除,社会契约本身也不例外,因为假如所有公民一致同意破坏契约,无疑地这将是合法的破坏。”这主要反映的是
A. 人民主权说
B. 社会契约论
C. 自由平等说
D. 天赋人权说
.16世纪,马丁窑路德说:”善功不能造就善人,但是善人行善功。邪恶之行不能制造邪恶之人,但是邪恶之人行邪恶之事.善功不是凭借着上帝之言,也不是出自人的内心,只有信仰上帝之言才能对人的内心加以改造。“马丁窑路德此话的主旨是
A. 肯定基督教礼拜仪式的作用
B. 强调善功对于灵魂救赎的意义
C. 善功是信仰的前提而非结果
D. 灵魂救赎的关键是自我的信仰
1490年,米开朗基罗为罗马圣彼得大教堂创作了大理石群雕像《哀悼基督》。作品取材于《圣经》故事:耶稣基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后,圣母玛利亚抱着死去的儿子无比悲痛。作品表明作者意在
A. 歌颂真实自然的人性
B. 刻画耶稣的英雄形象
C. 宣扬上帝的精神权威
D. 呈现人间的母子亲情
柏拉图说:“所有这一切总起来使得这里的公民灵魂变得非常敏感,只要有谁建议要稍加约束,他们就会觉得受不了,就要大发雷霆……他们真的不要任何人管了。”这表明他
A. 排斥人文主义
B. 宗教意识浓厚
C. 注意到人文主义的局限
D. 对雅典民主政治的不满
普罗泰格拉等称自己为智者或“有知识的人”,苏格拉底则称“自知自己无知”。这种差异反映出
A. 前者的文化素养更高
B. 后者兼顾知识与美德
C. 两者受教育程度不同
D. 两者对知识认识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