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王阳明主张“致知格物”,并将其解释为“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格者,正也,正...

王阳明主张“致知格物”,并将其解释为“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格者,正也,正其不正以归正之谓也”。这表明他旨在

A. 颠覆传统儒学的价值追求

B. 维护程朱理学的正统地位

C. 强化名教伦理的社会功能

D. 倡导发奋读书以明理匡世

 

C 【解析】 “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格者,正也,正其不正以归正之谓也”即要想明理致知,必先要革除物欲,修正其不正确的观念,表明王阳明强化名教伦理的社会功能,故C正确;王阳明主张“致知格物”属于认识论问题,无法体现“颠覆传统儒学的价值追求”,排除A;材料是王阳明对“致知格物”的解释,B无法体现,排除;材料是王阳明对“致知格物”的解释,无法体现王阳明“倡导发奋读书以明理匡世”,排除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汉代学者对先秦文化进行了整理和发挥,唐宋学者把传统文化与印度佛教文化融合。这体现了

A. 中国文化的发展空前成熟

B. 中国文化的先进性

C. 中国传统文化居主体地位

D. 中国文化的包容性

 

查看答案

自两汉以来,对孔子的褒封日益隆重,孔子由子而圣,由凡圣而神圣,最终在汉代公羊学中成为后世立法的神。促成这些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仁政观念深入人心

B. 儒家思想的神学化

C. 儒家思想的官学化

D. 经学之士积极推动

 

查看答案

明史籍记载:“成、弘之际,豪门巨室间有乘巨舰贸易海外者。”正德九年(1509年),广东布政司参议惊呼“近许官府抽分,公为贸易,遂使奸民数千,驾造巨船,私置兵器,纵横海上”。材料反映了

A. 明朝改变了重农抑商

B. 政府己废除了海禁政策

C. 明朝海禁政策的松弛

D. 明朝限制外商来华贸易

 

查看答案

清前期,广东的冶铁业中,“矿徙”“山贼”等雇工因官府的禁采、停炉造成失业而反抗;苏州的纺织业中,踹匠因克扣工钱而多次罢工,被政府压制。这些现象表明当时

A. 经济由盛转衰的趋势

B. 商品经济发展冲击传统体制

C. 君主专制的日益强化

D. 无产阶级政治意识逐渐觉醒

 

查看答案

唐初,“五品以上,不得入市”;唐代中后期,士人经商已成为一股潮流。地方上的军政大吏,如节度使、观察使等也多经商。唐宪宗元和八年,允许赐给王公、百官等人的庄宅、店铺等进行典卖。唐代中后期这一现象反映出

A. 中央集权严重削弱

B. 商业地位有所提高

C. 官商勾结吏治腐败

D. 社会奢靡现象严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