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60年代出于对封建族权的批判,有人写了《封建家谱谈》,这是至今所见祖国大陆解放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之间唯一的一篇关于家谱的论文。……一系列的政治运动使家谱被作为封建残余扫地出门,从全国收藏家谱原件最多的上海图书馆来看,家谱有许多来自造纸厂回收的废纸。”这说明
A. 传统文化难以适应民主政治
B. 社会中的宗法观念彻底消失
C. 政治变革影响传统文化的生存
D. “破四旧”运动在上海最成功
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毛泽东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时提出:“社会主义这个阶段,有可能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第二个阶段是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这一认识
A. 表明新中国建设已摆脱了苏联模式
B. 明确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C. 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奠定基础
D. 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瞿秋白认为辛亥革命“不过是宗法式的统一国家及奴才制的满清宫廷败落瓦解之表象”,而“一切教会式的儒士阶级的思想、经院派的诵咒画符的教育,几乎丝毫没有受伤”。要到《新青年》“反对孔教反对文言,反对一切宗法社会的思想,才为革命的中国,露出真面目”。作者旨在说明辛亥革命
A. 对新文化运动产生了巨大影啊
B. 没有改变封建文化的统治地位
C. 推动了“革命的中国”的到来
D. 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孙中山在《民族主义》中指出:“适者生存,不适者灭亡;优者胜,劣者败。……抵抗外国的方法有两种:一是积极的,这种方法就是振起民族精神,求民权、民生之解决,以与外国奋斗。二是消极的,这种方法就是不合作。不合作是消极的抵制,使外国的帝国主义减少作用,以维持民族的地位,免致灭亡。”由此可以看出孙中山的“民族主义”
①与严复的思想一脉相承
②体现了反对帝国主义的主张
③得到了民众的普遍认同
④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①②④
19世纪末,有中国学者撰文指出:“上权过重,民气不伸;民气不伸,国势亦之而弱。”政府应秉持“君民共主之法”,“利之所在,听民兴之;害之所在,听民自去之”。据此可知,该学者主张
A. 权利平等,追求自由
B. 民主共和,救亡图存
C. 天赋人权,推崇西法
D. 君主立宪,通达民情
康有为在创办万木草堂后进行招生“面试”时,通常是他主动向应试者介绍自己的政治学术思想,宣传孔子改制等一套新说,凡能接受者即予录取,这表明康有为
A. 维新思想过于激进
B. 以儒学作为教学内容
C. 为宣传维新思想而办学
D. 走上“教育救国”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