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货币短缺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是长期困扰中国经济的主...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货币短缺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是长期困扰中国经济的主要矛盾,正是由于政府要面对这个矛盾,所以就有了海禁政策,冶铁亦移力于铸钱。而1530年以来,自西班牙在美洲大规模开采白银,并通过菲律宾马尼拉出口中国以来,中国的对外贸易方式为之一变:因为如此一来,出口和贸易造成货币流失的担忧就不再是主要威胁了,且物物交换也不必再是中国对外贸易的主要方式,而代替这一切的,则是以商品和物资的大规模出口以换取美洲白银货币的时代潮流。一个新的“白银推动的世界”因之开始。

——节选自韩毓海《五百年来谁著史——1500年以来的中国与世界》

材料提供了16世纪前后中国与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历史片段,蕴含了中国与世界经济发展的诸多启示。从材料中提炼一个启示,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

 

 

启示1:对外政策要顺应时代潮流。 自新航路开辟以来,美洲白银大量开采,世界货币供应量剧增,世界经济由物物交换走向货币时代。中国政府面对这一潮流,对外政策由海禁转为开放,白银大量流入中国,推动了中国货币经济的到来。 二战后,世界经济需要一个稳定的货币金融体系,资本主义世界建立起以美元为主导的布雷顿森林体系,稳定了世界金融秩序,推动了世界经济发展。 启示2:经济主要矛盾变化影响对外政策调整。 启示3: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解析】 启示,据材料“自西班牙在美洲大规模开采白银,并通过菲律宾马尼拉出口中国以来,中国的对外贸易方式为之一变……以商品和物资的大规模出口以换取美洲白银货币的时代潮流”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对外贸易政策顺应时代潮流、经济全球化的必然趋势等角度提炼中国与世界经济发展的启示。说明,可以结合所学知识从新航路开辟、中国海禁转为开放等方面予以说明对外贸易政策顺应时代潮流。史论结合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铸币专营是古代国家相沿已久的传统政策,《管子》的“先王制币说”是其理论基础,如“握之则非有补于暖也,食之则非有补于饱也,先王以守财物,以御民事,而平天下也”。自秦汉统一后,法律上就规定铸币权属于国家。唐初武德年间。政府令铸开元通宝钱时即规定。”敢有盗铸者身死,家口配没。”《唐律疏议》亦有明文规定:“诸私铸钱者,流三千里。作具已备,未铸者,徒二年;作具未备者,杜一百。若磨错成钱,令薄小,取铜以求利者.徒一年.”

——摘编自邓耕生《谈我国古代手工业产品的质量管理》

材料二民国元年,沙俄趁中华民国初建,妄图攫取蒙古。当时中国百废待兴,财政极度困难,言兵无钱。此时孙中山先生在1912年12月6日向全国发布了《钱币革命》的通电,要“行钱币革命,以解决财政之困难”。孙中山认为,纸币是比金属货币更具弹性的一种货币,中国财政紧张和金融恐慌往往源于金属货币本身的缺陷,因而现代国家必须采用更具弹性的纸币作为交易媒介。具体办法是:“严禁金假,其现在作钱币之金银,只准向纸币发行局兑换纸币,不准在市面流行”

——戴建兵《一个时代货币思想的进步孙中山货币思想及实践评议》

(1)根据材料一,概括我国古代铸币政策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指出孙中山实行“货币革命”的主要措施,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我国古代和民国初年货币政策的共同作用。

 

 

查看答案

基辛格说:“二十一世纪的国际秩序会出现一个似乎相矛盾的特点:一方面愈来愈分散;一方面又愈来愈全球化。对美国而言,在地位不分轩轾的国家间,协调不同的价值观与南辕北辙的历史经验,将是一种全新的经验。”其意在说明

A. 美国需要全新的外交理念

B. 多极化和全球化相伴而行

C. 全球化和多极化不可调和

D. 美国构建单极世界不可行

 

查看答案

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当苏联政府每年拿出国民收入的三分之一用于再投资时,这便意味着低工资与消费品的短缺。一位工人的反应很典型:“他们假装他们在付给我们工资,于是我们也假装我们在工作。”材料主要表明苏联

A. 工厂管理僵化未调动生产积极性

B. 轻重工业及农业结构严重失衡

C. 工业化模式未能使民众有获得感

D. 工人的工资水平长期处于低位

 

查看答案

在美国建国之初,最高法院并不是非常有力的机构,甚至连个像样、单独的办公楼都没有。在第四任首席大法官约翰·马歇尔的领导下,最高法院终于争取到了司法审查权(判定某项法律或政府行动是否违宪)。以上变化反映了美国

A. 制衡机制得到加强

B. 最高法院由民选产生

C. 国会立法权的削弱

D. 确立了三权分立体制

 

查看答案

《十二铜表法》第八表规定:“以文字诽谤他人,或公然歌唱侮辱他人的歌词的,处死刑”、“作伪证的,投于塔尔佩欧岩下摔死”。据此可知,罗马法

A. 注重公法而忽视私法

B. 一定程度限制了言论自由

C. 注重保护贵族的特权

D. 混杂着理性与非理性因素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