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4至1975年间,一些国际组织先后发动“香蕉战”“铝土战”“铜矿战”等。随之。欧共体同非洲、加勒比海、太平洋地区6个国家签署《洛美协定》,规定:“46个签字国的全部工业品和94.2%的农产品可免税不限量地进入欧共同体成员国。”这表明
A. 世界各国试图摆脱经济发展中的困境
B. 发展中国家崛起冲击国际经济旧秩序
C. 欧共体成员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劣势
D. 国际贸易开始朝着体系化、制度化发展
1944年,蒋介石在致罗斯福的电文中说,中国参加敦巴顿橡树园会议不仅代表中国,而且代表着过去在国际会议中毫无发言权的亚洲人民。这表明当时的中国
A. 致力于战后国际社会新秩序的建立
B. 积极支持亚洲邻国的民族解放运动
C. 认可美国的世界霸主地位
D. 争取英美盟国援助东方战场的抗战
“农民们宁愿在自己私人的土地上辛勤劳作,而不是政府为集体农庄生产的农产品制定的低价格出售他们的任何商品。因此,私人土地虽然只占总耕地面积的3%到5%,却生产了25%到30%的苏联农产品。”以上现象客观上反映了
A. 余粮收集制的废除
B. 新经济政策成效显著
C. 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D. 集体农庄自主权扩大
1921年,列宁承认农民对目前建立的关系是不满意的,并且“这种不满意是合理的”,他说:“(这)首先而且主要是一个政治问题,因为这个问题的本质在于工人阶级如何对待农民。”列宁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是
A. 建立工兵农代表苏维埃
B. 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 粮食税取代余粮收集制
D. 推广社会主义集体农庄
1961—1971年,美国经济快速发展,国民生产总值从5233亿美元上升到10634亿美元,这一时期主导美国经济发展的理论是
A. 重商主义
B. 自由主义
C. 凯恩斯主义
D. 货币学派与供给学派
在1930年代经济危机的背景下,欧洲出现了—种社会思潮,“企业在自由主义与马克思主义之间,寻找“中间路线”。这种“中间路线”
A. 其实质是承认资本主义制度失败
B. 企图通过通货紧缩解决经济危机
C. 目是用政府权力替代市场机制
D. 主张以扩大消费来刺激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