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鸦片战争后,中国农民家庭手工业开始受到洋纱洋布的冲击,这引起了人们的注意。1846年,包世臣说:“近日洋纺,松江布市,消减大半。”从非产棉区到产棉区,洋纱洋布的市场逐渐扩大。随着自然经济解体,大量失业人口只能涌向本已紧张的土地;失去副业的农民无力支付高额地租,乡村的租佃关系变得异常紧张。部分人口流入城市,推动城市畸形繁荣,但作为消费型城市工业并不发达,其结果是大部分人只能过着寄生虫般的闲人生活,或者沉迷于对权力的追逐;传统士人讲究叶落归根,而在现代大学学到的东西常常是来自西方的知识,当学生毕业回到乡村后无人与他讲话,没有人理解他,他们也就不再回乡。乡村流失的不仅是金钱,更是人才。
——摘编自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以及费孝通《中国士绅》等
材料二 庄园是英国中世纪的基层组织。12世纪,随着工商业经济发展,城市的创建和复兴活动的开展,不少农奴逃离庄园进入城市。农奴还常利用领主法庭国王法庭等进行合法斗争。……英国王室颁布法令明确规定,如果农奴在城里住满一年零一天,就获得自由身份。“城市的空气让人自由”,成为当时流行的谚语。但对于大多数村民而言,他们的生计是与耕地、牧场联系在一起的,很难一走了之。13世纪末兴起的货币地租是关键性变革。此后劳役折算为货币,农奴实际上成为领主的承租人,与自由佃农已没什么区别。14世纪中叶发生的黑死病,使英国人口大幅减少,越来越多的农奴要求摆脱庄园,发起了抵抗,14世纪末英国农奴制全面崩溃,英国社会逐渐形成一个富裕农民阶层。此后经过宗教改革和圈地运动,英国逐渐确立了土地私有制和大租佃制的经营模式……英国被誉为“欧洲的粮仓”。
——摘编自侯建新《资本主义起源新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概括英国自然经济逐渐解体的原因。
(3)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分别说明中英两国自然经济解体带来的不同影响。
针对英国经济出现颓废、政局不稳的情形,1979年5月,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以重振英国经济。至1988年,英国·的通货膨胀率已下降至4%,国家由财政赤字转为盈余。以上材料反映了
A. 英国政府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
B. 撒切尔夫人重新实行自由放任政策
C. 英国走出了经济“滞胀”局面
D. 凯恩斯主义已被英国政府扬弃
德国哲学家费希特(1762-1814年)曾说:“从你周围的一切掉转目光,朝向你的内心王国吧,这是哲学向它的信徒们道出的第一个要求。你身外之物没有什么重要的,你本身·是唯一的问题。”符合这种创作思想的是
A. 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B. 浪漫主义文学
C. 印象主义绘画
D. 民族主义音乐
19世纪中后期,德国各邦政府都大力推进工业革命,如实行高关税政策,兴办国营企业,资助私营企业;派遣官员出国考察,组织成立科学研究团队,及时介绍国外新技术和科研新成果等。这反映了德国工业革命的特点之一是
A. 国家政权积极干预
B. 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
C. 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D. 推行企业股份制改革
1872年开始,法国政府创立了一批徒工学校。1879年成立了技术教育委员会,1880年制定了《徒工手工学校和初等学校补习学校法》,把徒工学校纳入学校教育系统。对此解释最合理的是
A. 人文主义对个人素质的强烈关注
B. 民主政治发展对国民的素质要求
C. 工业革命对技术工人的巨大需求
D. 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激烈斗争
16世纪,法国政治家博丹认为,国家主权是作为一种脱离社会并凌驾于社会之上的统治力量而出现的,是不可分割和转让的永久权力,政府可以更换,主权永远存在。这一思想
A. 不利于欧洲社会进步
B. 强化了天主教会的神权统治
C. 推动了启蒙运动的开展
D. 有助于欧洲统一民族国家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