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俄罗斯学者认为:“(十月)革命是由于国家必须实现社会经济、文化、政治发展的“现代化’要求决定的。在城市和乡村、在‘上层’和“下层’正日益尖锐的矛盾就是这种要求的反映。”对这段话理解正确的是
A. 十月革命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
B. 十月革命是俄国近代化的要求
C. 十月革命完成了国家富强任务
D. 反沙皇专制是十月革命的目的
1848年英文版的《共产党宣言》指出:工人阶级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得民主。而在1872年的德文版这一观点已修正为:工人阶级不能简单地掌握现成的国家机器,并运用它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影响观点修正的主要因素是
A. 巴黎公社革命失败
B. 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C. 议会制度日益完善
D. 工业资本主义发展
某场战役中,中国军队投入最精锐的中央教导总队80余万人,川军、桂军、粤军及东北军、西北军等部队,纷纷奔赴战场,据统计死伤30万人。日军投入8个师团和2个旅团20万余人,宣布死伤4万余人。这表明
A.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B. 全民族抗战的形势逐渐形成
C. 地方军阀开始服从中央领导
D. 国民政府执行全面抗战路线
据统计,1840-1894年西方列强在华企业共计88个,资本总额近2800万元;而在1895-1913年间,西方列强在中国设立的企业计136家,资本总额10315.3万元。其中规模较大的英国开平煤矿,1911年资本已达1159.4万元,1913年更增至2063万元。这表明
A. 列强进一步加大资本输出力度
B. 清政府放宽了民间设厂的限制
C. 英国的资本总额超过其他列强
D. 列强投资方向主要在矿产领域
孙中山领导推翻满清统治,赢得了秘密会社、下层阶级和海外华侨的支持,但却没有得到士大夫阶层的拥护,他们普遍地追随着康有为和梁启超。但1900年后,越来越多的士人也加入了孙中山的事业。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戊戌变法的失败
B. 孙中山的思想根本转变
C. 中华民族危机加深
D. 中国社会阶级结构发生根本变化
1930年6月,中共党内有人在《新的革命高潮前面的诸问题》一文中写到:“乡村是统治阶级的四肢,城市才是他们的头脑与心腹,单只斩断了他的四肢,而没有斩断他的头脑,炸裂他的心腹,还不能致他的最后的死命”。这表明当时
A. 中共还没有找到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B. 他认清了中国的国情
C. 他认识到农民阶级力量的伟大
D. 他反对工农武装割据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