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中国政府即与美英政府交涉废除现有不平等条约,美方承诺“迅速地做到取消一切有特殊性质的权利”。1943年中美中英新约签字,其他一些享有在华特权的国家,也相继与中国政府互换照会。这主要反映了
A. 中国完全废除不平等条约
B. 中国在外交领域逐渐自强
C. 美国争得在华的外交优势
D. 中美英三国加强战时合作
1908年《钦定宪法大纲》规定,皇帝可以钦定颁行法律及发交议案,总揽司法,委任审判衙门。又仿照西方宪法,以附则形式规定“臣民”享有言论、著作、出版、集会、结社、担任公职权利和自由,但强调必须在“法律范围”之内。这反映了
A. 清末宪政运作之权操诸于皇帝
B. 清政府实行的是君主立宪政体
C. 民众的自由权利缺乏有效保障
D. 以革命手段推翻满清时机成熟
下图为18世纪中外金银比价(单位:每两黄金合白银数)示意图。据此可知清朝中叶
A. 海外市场货币需求不断扩大
B. 茶叶贸易带动外贸出现顺差
C. 闭关造成金银比价差距缩小
D. 海外贸易发展白银大量流入
明太祖晚年制《皇明祖训》,又规定新天子即位后,“如朝无正臣,内有奸恶,则亲王训兵待命,天子密诏诸王统领镇兵讨平之”,如亲王不幸为“奸臣”所害,王府官员和护卫军有权“移文五军都督府,索取奸臣”。这些规定
A. 给以后诸王举兵对抗中央提供根据
B. 意在使人知所警惧而不敢轻易犯法
C. 加强了中央政府对地方的行政控制
D. 有利于官员和护卫军保护明朝亲王
宋元之际“市井间每有演说话者,演说古今惊听之事。……杂以诨语,以博笑噱;托之因果,以寓劝惩,是为小说;书贾或取说话人所说者,刻成书本,是为平话”。这反映出宋元时期
A. 文学作品叙事粗疏勉强达意
B. 文学形式适应统治阶级需要
C. 市民娱乐活动极为丰富多彩
D. 城市经济推动市民文学发展
《吕氏春秋·上农》曰:“古先圣王之所以导其民者,先务於农……民农则重,重则少私义,少私义则功法立,力专一;民农则其产复(注:家产多之意),其产复则重徙,重徙则死其处而无二虑”。这主要体现了
A. 藏富于民的思想开始出现
B. 国家推行重农政策的目的
C. 农耕统治者宣扬安土重迁
D. 古代农业自给自足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