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据学者研究,一战后协约国出于宣传需要,不愿公开他们招募14万华工和寻求中国援战这...

据学者研究,一战后协约国出于宣传需要,不愿公开他们招募14万华工和寻求中国援战这一事实。而北洋政府为维护中立形象,封锁华工讯息,不愿德国获悉中国“以工代兵”策略。凡此种种造成了长期以来对华工参战历史的“集体失忆”。这说明

A. 立场决定历史解释

B. 文字记载决定历史客观存在

C. 历史事实无法恢复

D. 历史研究有助历史记忆修复

 

A 【解析】 一战华工参战,一战后协约国出于宣传需要,不愿公开他们招募14万华工和寻求中国援战这一事实,而北洋政府为维护中立形象,封锁华工讯息,不愿德国获悉中国“以工代兵”策略,说明协约国和北洋政府由于立场不同,对华工参战历史的“集体失忆”的解释也不同,故A正确;文字记载存在一定的主观性,不能决定历史客观存在,排除B;C项材料信息没有体现且说法过于绝对,错误;材料反应的不是历史记忆的修复问题,材料强度的是立场不同历史解释也不同,排除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14年,北洋政府颁布法律,取消佃农享有长期土地耕作权的永佃制。在永佃制下地主不能随意收回佃农所租土地和增加租金。这一政策

A. 保护了广大佃农的利益

B. 有利于土地的自由流动

C. 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D. 提高了农业的生产效益

 

查看答案

民国初年,教育部下令将各地孔庙学田归公,有人悲愤地质问“不谓今之毁孔者,……或罢其祀,或欲废其经,或欲拆其庙,或欲夺其产……是而可忍孰不可忍”,呼吁政府收回成命。这说明当时

A. 重建人们价值观的迫切性

B. 孔教已经成为社会进步的障碍

C. 无政府主义思想日益盛行

D. 民族资产阶级革命的两面性

 

查看答案

近代《时报》曾载:有人搭乘怡和公司的轮船到上海,途中茶房照例收取酒钱时,客人说:“现在共和了,可以不须酒钱了,我们皆是同胞也。”茶房回道:“我们酒钱随意所给,既是共和,你先生有钱搭船,我无钱,可以给我酒钱。”客人说:“我们的自由权你不能侵犯。”这则笑谈说明

A. 辛亥革命拥有深厚的群众基础

B. 民主共和思潮已为大众所接受

C. 政治革命带来社会观念的变化

D. 新文化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查看答案

1904年,钱穆进新式小学——无锡荡口镇的国语学校,受到的一大观念冲击就是老师钱伯圭告诉他:《三国演义》等书可勿再读,因为此书开首即云“天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这说明当时

A. 传统大一统观念已经瓦解

B. 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广泛传播

C. 推翻清王朝成为社会共识

D. 近代民族国家观念影响中国

 

查看答案

下面是1840~1894年中国棉纱量消费情况统计表。据表可推知,在中国近代经济发展过程中

A. 洋布丧失了竞争力

B. 土布生产仍占主导

C. 传统经济解体缓慢

D. 自然经济优势明显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