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天子之田方千...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天子之田方千里,公、侯田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

——《礼记·王制》

材料二  天子适诸侯,日巡狩;诸侯朝于天子日述职……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

——《孟子·告子》

材料三  正妻所生之子称嫡子,其他妻室所生之子为庶子。周王的嫡长子、嫡长孙一系有继承王位的权利,称其为大宗。次子、庶子的后裔相对于大宗称为小宗。而次子、庶子的嫡长子、嫡长孙于本支又是大宗,其次子、庶子之后裔又是小宗。以此类推,形成一个庞大的宗族网。小宗必须服从大宗。

材料四  西周分封制总结了历史经验,把建立地方政权与巩固自身统治有机结合起来,使王室能够有效地对整个领土进行控制。调节了统治阶级的内部矛盾,周王室用权利与义务的规定,使周天子成为名副其实的诸侯之君,改变了夏商时代国王为诸侯之长的状况。分封制促进了诸侯国势力的迅速发展,统一的奴隶制度在各诸侯国得以建立和发展,这是奴隶制经济繁荣的基础。分封制加速了各族融合的进程,受分封的偏远诸侯国逐步接受了中原文化,一些大诸侯不断向周围的夷、戎、狄等少数民族用兵,进而兼并其土地,进行了文化渗透。

请回答:

(1)材料一、二反映了西周时期的哪种制度?依据这两段材料,指出为什么“周王先贬其爵”后“削其地”?

(2)材料三反映了西周的哪种制度?由材料看出,该制度的最大特点是什么?

(3)根据材料四,概括西周分封制的积极作用。

 

(1)分封制.原因:按爵位高低赐予土地. (2)宗法制.特点:嫡长子继承制. (3)加强了对地方的统治;调节了统治阶级内部矛盾;促进了奴隶制度的建立和发展;加速了民族融合. 【解析】 (1)根据“天子之田方千里,公、侯田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天子适诸侯,日巡狩;诸侯朝于天子日述职”可知材料一、二反映了西周时期的分封制。原因:根据“天子之田方千里,公、侯田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可知按爵位高低赐予土地。 (2)根据“周王的嫡长子、嫡长孙一系有继承王位的权利,称其为大宗”“形成一个庞大的宗族网。小宗必须服从大宗”可知是西周的宗法制,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 (3)根据“使王室能够有效地对整个领土进行控制”得出加强了对地方的统治;根据“调节了统治阶级的内部矛盾”得出调节了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根据“统一的奴隶制度在各诸侯国得以建立和发展,这是奴隶制经济繁荣的基础”得出促进了奴隶制度的建立和发展;根据“分封制加速了各族融合的进程”得出加速了民族融合。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指出:“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一曰立子立嫡之制……二曰庙数之制,三曰同姓不婚之制。”其中“立子立嫡之制”是指

A. 禅让制

B. 宗法制

C. 分封制

D. 礼乐制

 

查看答案

殷墟甲骨卜辞大多是占卜的记录。从10多万片甲骨卜辞中可以看出,一切民事都被涂上了“神事”的色彩。商王一年之中,无日不祭;大事小事,无事不卜。这反映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A. 宗法制度雏形已现端倪

B. 政权与神权的紧密结合

C. 政权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D. 权力尚未实现高度集中

 

查看答案

学者李零在《我们的中国》一书中提出“西周的四合院”的研究视野,认为以西周为中心,东南西北被辐射地区相互交流,贵族通婚,形成了紧密的文化中心。该现点

A. 没有认识到分封制易造成地方割据

B. 意在说明分封制促成中华民族形成

C. 强调分封制之下存在着大一统因素

D. 认为西周政治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

 

查看答案

陕西宝鸡出土的西周时期弓鱼国墓地是弓鱼氏宗族的墓地,墓葬可分为七个等级,其中国君墓规模最大,其余几类基的规模依墓主身份等级而逐次降低。类似的这种“族坟”,在多地考古中均有发现。这一现象反映了当时

A. 宗法关系掩盖贫富悬殊

B. 经济发展维系礼乐体制

C. 血缘关系主导社会生活

D. 阶级矛盾导致社会危机

 

查看答案

历史学家指出,西周王朝虽然显示出一定的统一性、集权性,但国家结构上的分散性、松散性仍是最本质的特点。材料中“分散性、松散性”的表现是

A. 宗法分封制确立了周王天下共主的地位

B. 宗法分封制下,地方诸侯有较大独立性

C. 层层封授,血缘和政治隶属关系逐渐松散

D. 实现了国与家、神权与王权的紧密结合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