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朱元璋告诫官吏“律令之设,所以使人不犯法……直解其意,颁布之都县,使之家喻户晓”。清代雍正皇帝也强调“法律条分缕析,讲明意义,见法知惧,观律怀刑”。以上主张的共同之处是
A. 肃正纲纪,重典治国
B. 约法省禁,宽严相济
C. 明礼导民,明刑弼教
D. 法贵简当,通俗易懂
北京故宮太和殿旁有一处不起眼的“偏房”,它曾是雍正时代及以后的清朝政治生活的权力中心。这个“偏房”的出现说明
A. 君主专制高度加强
B. 相权被大大削弱
C. 内阁掌握了票拟权
D. 皇权被宦官架空
明初,废行省设三司,简称布政使司、布政司、藩司,不称“行省”。清朝沿袭明制,但布政使司辖区直接通称为“行省”,并在各省布政使之上设置固定制的总督、巡抚掌管全省军民事务。布政使成为巡抚属官,专管一省或数个府的民政、财政、田土、户籍、钱粮、官员考核、沟通督抚与各府县。这反映了明清:
A. 扩大地方行政权力
B. 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C. 政治制度不断成熟
D. 地方机构办事高效
君主专制在从秦到清不断强化的过程中偶有特殊情况,能反映这一情况的是
A. 秦朝三公九卿制,对于军国大事决策一般先进行朝议
B. 汉武帝以身边近臣组成中朝参与军国大事
C. 三省六部制,决策、审议、执行权分离,三省相互牵制
D. 清初“军国政事”由议政王大臣会议决定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说:“异族征服了我们,跨驾在我们头上。……不放心把政权交给地方,也不放心把政权分散。所以连地方政事,也由中央政府最高领袖来亲自统治。”钱穆评价的最可能是
A. 唐朝的三省六部制
B. 元朝行省制度
C. 明朝的内阁制度
D. 清朝的军机处
纵观明代,经常发生皇帝不理政务,甚至二十年不上朝的事情。但即使皇帝不上朝理政,国家机器也能依靠一班大臣和一整套政务流程维持正常运转。这是因为
A. 宦官专权
B. 内阁的作用
C. 六部掌握实权
D. 军机处的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