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与丘逢甲《春愁》“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天割台湾...

与丘逢甲《春愁》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天割台湾。一事相关的是

A. 中法战争    B. 甲午中日战争

C. 日俄战争    D. 抗日战争

 

B 【解析】 由题干中“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可知台湾被从中国领土中割离。中法战争中,中国战败签订了《中法新约》,并未割让领土,故A项错误。甲午战争中,中国战败签订《马关条约》,规定割让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故B项正确。日俄战争中,日本取得在东北的驻军权,故C项错误。抗日战争中,台湾已经被割让,抗战胜利后台湾被收回,故D项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二战期间,英国首相丘吉尔对美国总统罗斯福说:“总统先生,人们关心的你在何种程度上不经国会批准而牟采取行动,而你不必为内阁所困扰。”这句话典型反映了美国政体的

A. 自由平等原则

B. 分权制衡原则

C. 民主共和原则

D. 中央集权原则

 

查看答案

《宋史记事本末》载:王彦超及诸藩镇入朝,帝(宋太祖)宴于后院,洒酣,从容谓之曰:“卿等皆国家宿旧,久临剧镇,王事鞅掌,非朕所以优贤之意也。”彦超喻意,即前奏曰:“乞骸骨。归丘田,臣之愿也。”材料中的太祖之意是

A. 准备赏赐开国功臣

B. 鼓励诸藩为国操劳

C. 表白歉意抚慰群臣

D. 暗示他们交出兵权

 

查看答案

《荀子·儒效篇》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可见同姓亲族是西周分封的主体。这些同姓亲族受封时,周王会给予他们

A. 封号和耕牛

B. 土地和耕牛

C. 土地和人口

D. 人口和铁犁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家国同构”状态是中国古代社会的重要特征,“家国同构”观念是古代主流文化认同和接受的思想观念,它是中国古代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礼记·祭统》载:“忠臣以事其君,孝子以事其亲,其本一也。”孔子也说:“孝慈则忠。”《孝经》更是直接移忠于孝:“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孟子也说:“圣人有忧之,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摘编自舒敏华《“家国同构”观念的形成、实质及其影响》

材料二  近代中国社会家庭伦理文化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如要求自由、平等、人格独立的新婚姻家庭道德观已开始为一部分人所接受,但从整个社会来说封建旧礼教旧道德的影响还是非常大的,它仍然控制着婚姻家庭生活的各个领域,仍然是人们判断、评价新的社会生活现象的基本准则。

——摘编自李桂梅《略论近代中国家庭伦理的嬗变及其启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国古代传统家庭伦理观的基本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说明近代中国社会的家庭伦理观有何变化,分析其变化的社会根源。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欧洲学者都在致力于寻找一个所谓上帝的语言,或者理性的语言。他们发现了中文,并开始在中文中寻找上帝的信息。西方公认,被中国人推崇为人文初祖的伏羲,就是亚当,女娲就是夏娃。学者们还从汉字中找出了偷食禁果、诺亚方舟等故事。因此他们认为,中国人与西方人一样,都是上帝的子民,而且中国人很可能是诺亚最亲近的后裔。西方人在研究中国历史时发现,中国历史开端在基督诞生前2952年左右,于是中国历史的长度成为对《圣经》编年史的一个重大挑战。1658年传教士卫匡国出版《中国上古史》,在欧洲教俗世界引起轩然大波。随着中国历史知识逐渐深入人心,它逐渐成为欧洲人冲击《圣经》体系、批判《圣经》哲学的一个武器。中国历史的长度打破了《圣经》在人们心中的垄断地位,帮助欧洲人走出《圣经》世界观。不仅如此,耶稣会士还对中国政治做了一系列理想化的描述,这些描述令17世纪末以来的欧洲知识分子着迷。当时欧洲走出中世纪,建设新社会,中国的开明政治,皇帝采纳大臣意见的做法、民本思想、和谐社会的观念,儒家的道德观念、中庸的观念等都对西方知识界产生了巨大的冲击。

——摘编自张国刚、吴莉苇《启蒙时代欧洲的中国观》

概括材料中的历史现象,结合所学知识,给这一现象以合理的解释。(要求:所作解释须观点明确,符合史实)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