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最初的考试完全是综合性的,强调儒家的经典著作,...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最初的考试完全是综合性的,强调儒家的经典著作,但也包括其他科目。渐渐地,这些考试集中于文体和儒家正统观念。最后结果是形成一种制度:从理论上说,官职之门向一切有才之士敞开,但实际上却有利于那些有足够财力进行多年的学习和准备的阶层。这并不意味着,统治中国的是世袭贵族阶层,相反,是一个由学者组成的统治集团即文人学士集团。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由于规定考试的内容以儒家经典为基础,这样便将熟悉儒家经典与获得权力两者结合起来。科举制度使得儒家学说的传播有了制度保障,同时也因为考试的不断技术化,反倒使这种传播不断地与内容相脱离。在明清八股下的科举中,儒学已完全演化为一种道具,对于什么是儒家之理想和本性恐怕许多读书人并不十分关心。于是,儒学的内容日渐被固定为一些口号和语录,至于其真正的内容反而被掩蔽了,从而使思想失去了其内在的活力而走向僵化。

——摘编自干春松《科举制度和儒家的制度化》

(1)根据材料一,概括科举制度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说明科举制度与儒学的关系。简析明清时期的科举考试对儒学的影响。

 

 

(1)特点:以考试选拔人才;考试内容以儒家经典为主;将读书、考试与做官紧密联系;打破世袭贵族对选官的垄断,体现公平、公正。 (2)关系:儒家学说成为科举考试的主要内容。科举制将儒家学说与权力相结合,推动了儒学的传播和儒学教育的发展,(或:推动了儒家的制度化),进一步巩固了儒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地位。(或:进一步巩固了儒学作为正统思想的地位) 影响:明清实行八股取士,儒学逐步沦为读书人获取功名的工具,导致儒学丧失其内在的活力,日益走向僵化和教条化。 【解析】 (1)根据材料“最初的考试完全是综合性的”可知科举是以考试选拔人才;根据材料“强调儒家的经典著作,但也包括其他科目”可知科举考试内容以儒家经典为主;根据材料“是一个由学者组成的统治集团即文人学士集团。”可知科举考试将读书、考试与做官紧密联系;根据材料“从理论上说,官职之门向一切有才之士敞开”可知科举考试打破世袭贵族对选官的垄断。 (2)根据材料“由于规定考试的内容以儒家经典为基础,这样便将熟悉儒家经典与获得权力两者结合起来。”可知儒家学说成为科举考试的主要内容;根据材料“科举制度使得儒家学说的传播有了制度保障”可知科举制推动了儒学的传播和巩固了儒家思想的主流地位。 根据材料“在明清八股下的科举中,儒学已完全演化为一种道具,对于什么是儒家之理想和本性恐怕许多读书人并不十分关心”可知,八股取士使儒学日益走向僵化和教条化。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某同学收集到三则关于绘画风格的评论材料,如下图所示。材料①②③所对应的画种分别是

A. 文人画立体派绘画印象派绘画

B. 立体派绘画文人画印象派绘画

C. 文人画印象派绘画立体派绘画

D. 印象派绘画文人画立体派绘画

 

查看答案

有人在评价某科学家时指出:在他的宇宙里,“每一种现象都带有欺骗性,物质和能量可以相互转换,双胞胎以不同的速度衰老,平行线可以交叉,光线弯曲的径迹其实缠绕宇宙”。据此判断,该科学家的理论

A. 标志着人类科学时代的到来

B. 否定了经典力学的绝对时空观

C. 奠定了近代实验科学的基础

D. 开启了人们对微观世界的认识

 

查看答案

牛顿认为宇宙是按照可测量的、可描述的机械原理进行运转的。1927年,德国物理学家海森堡提出了测不准原理:没有人能够确知一个电子的运动轨迹,因为通过光来观测电子这个行为本身将会扰乱电子的位置。与这一认识变化直接相关的是

A. 经典力学的问世

B. 相对论的诞生

C. 蒸汽时代的到来

D. 量子论的提出

 

查看答案

有学者就19世纪某重大科学成就称:“它的要义不能被当时的人们理解,但它在科学领域以外却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其程度甚至远远超过了原有领域的影响。”由此推断,该学者评价的是

A. 日心说

B. 进化论

C. 电磁感应现象

D. 细胞学说

 

查看答案

“他的作品客观地反映了劳动者气喘吁吁,勾勒出当时中下层人民的生活,画出生活的无奈与潦倒”。下图所列的文学作品中,与“他的作品”风格相似的是

A.

B.

C.

D.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