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29—1932年农村革命根据地分布图 材料...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29—1932年农村革命根据地分布图

材料二  占有大约三百八十万工人、店员的私营工商业,是国家的一项大财富,在国计民生中有很大的作用。私营工商业不仅对国家供给产品,而且可以为国家积累资金,可以为国家训练干部。实行国家资本主义,不但要根据需要和可能,而且要出于资本家自愿,因为这是合作的事业,既是合作就不能强迫,这和对地主不同。

——摘自毛泽东《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必经之路》(1953年9月7日)

材料三  最近几个月,中央政治局听了中央工业、农业、运输业、商业、财政等三十四个部门的工作汇报,综合起来,一共有十个问题,也就是十大关系。一、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二、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六、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十、中国和外国的关系。这十种关系,都是矛盾。我们的任务,是要正确处理这些矛盾。我们一定要努力把党内党外、国内国外的一切积极的因素,直接的、间接的积极因素,全部调动起来,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

——摘编自毛泽东《论十大关系》(1956年4月25日)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推动农村革命根据地发展的理论基础以及所反映的革命道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的目的。

(3)材料三反映了毛泽东对哪一重大问题的探索?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这一探索的历史背景。综合以上材料,说明毛泽东思想的特质。

 

 

(1)理论基础:“工农武装割据”思想。革命道路:“农村包围城市”道路。 (2)目的:为了保障国计民生的发展;为国家工业化建设积累资金和训练干部;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需要。 (3)问题: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背景:1956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 特质: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根据不同时期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任务提出相应的理论,指导革命和建设。 【解析】 (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农村革命根据地发展理论基础:“工农武装割据”思想。革命道路:“农村包围城市”道路。 (2)根据材料“私营工商业,是国家的一项大财富,在国计民生中有很大的作用。”可知,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的目的是为了保障国计民生的发展。根据材料“私营工商业不仅对国家供给产品,而且可以为国家积累资金,可以为国家训练干部”可知为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的目的是为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积累资金和训练干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属于三大改造一部分,改造工商业也是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需要。 (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论十大关系》主要探讨的社会主义道路建设问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论十大关系》的背景是1956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 (4)根据工农武装割据理论和《论十大关系》相关内容可知,二者分别是指导中国革命和经济建设重要思想,体现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最初的考试完全是综合性的,强调儒家的经典著作,但也包括其他科目。渐渐地,这些考试集中于文体和儒家正统观念。最后结果是形成一种制度:从理论上说,官职之门向一切有才之士敞开,但实际上却有利于那些有足够财力进行多年的学习和准备的阶层。这并不意味着,统治中国的是世袭贵族阶层,相反,是一个由学者组成的统治集团即文人学士集团。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由于规定考试的内容以儒家经典为基础,这样便将熟悉儒家经典与获得权力两者结合起来。科举制度使得儒家学说的传播有了制度保障,同时也因为考试的不断技术化,反倒使这种传播不断地与内容相脱离。在明清八股下的科举中,儒学已完全演化为一种道具,对于什么是儒家之理想和本性恐怕许多读书人并不十分关心。于是,儒学的内容日渐被固定为一些口号和语录,至于其真正的内容反而被掩蔽了,从而使思想失去了其内在的活力而走向僵化。

——摘编自干春松《科举制度和儒家的制度化》

(1)根据材料一,概括科举制度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说明科举制度与儒学的关系。简析明清时期的科举考试对儒学的影响。

 

 

查看答案

某同学收集到三则关于绘画风格的评论材料,如下图所示。材料①②③所对应的画种分别是

A. 文人画立体派绘画印象派绘画

B. 立体派绘画文人画印象派绘画

C. 文人画印象派绘画立体派绘画

D. 印象派绘画文人画立体派绘画

 

查看答案

有人在评价某科学家时指出:在他的宇宙里,“每一种现象都带有欺骗性,物质和能量可以相互转换,双胞胎以不同的速度衰老,平行线可以交叉,光线弯曲的径迹其实缠绕宇宙”。据此判断,该科学家的理论

A. 标志着人类科学时代的到来

B. 否定了经典力学的绝对时空观

C. 奠定了近代实验科学的基础

D. 开启了人们对微观世界的认识

 

查看答案

牛顿认为宇宙是按照可测量的、可描述的机械原理进行运转的。1927年,德国物理学家海森堡提出了测不准原理:没有人能够确知一个电子的运动轨迹,因为通过光来观测电子这个行为本身将会扰乱电子的位置。与这一认识变化直接相关的是

A. 经典力学的问世

B. 相对论的诞生

C. 蒸汽时代的到来

D. 量子论的提出

 

查看答案

有学者就19世纪某重大科学成就称:“它的要义不能被当时的人们理解,但它在科学领域以外却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其程度甚至远远超过了原有领域的影响。”由此推断,该学者评价的是

A. 日心说

B. 进化论

C. 电磁感应现象

D. 细胞学说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