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鸦片战争后,中国面临“千古未有之变局”,以下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材料一1843...

鸦片战争后,中国面临“千古未有之变局”,以下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材料一1843年中国第一批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正式形成……到1894年通商口岸共有34个。甲午战争后,列强又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增开通商口岸40余处……19世纪末清政府面临严重的经济危机,一些官僚认为自开一些口岸是增加财政收入的重要途径.自1898年到民国年间自开通商口岸达30多处……(至此)可供外国人贸易的口岸达到110个。除极少数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发展起来,绝大多数后来都发展成为我国的经济重点和主要城市。

——摘自《近代中国专题研究》

材料二 1901年为确定《辛丑条约》的赔款数额,总税务司赫德向列强提供了清朝财政报告,其中收支状况表如下:

岁出

数额(千两)

岁入

数额(千两)

中央和各省的行政费

30000

田税

26500

陆军

30000

各省杂税

1600

海军

5000

各省杂项收入

1000

宫廷花费

1100

盐税盐厘

13500

海关经费

3600

厘金

16000

出使经费

1000

常关税

2700

河道经费

940

海关税(一般货物)

17000

铁路

800

……

债款开支

24000

……

总计

101120

总计

88200

 

 

注:“债款开支”中的债务主要是指1895—1898年的三笔外债。 “厘金”是一种商业税,盐也是抽厘对象,即“盐厘”。 “常关税”为内地货物通过税。

(1)归纳通商口岸发展的趋势,分析通商口岸带来的主要影响。

(2)结合所学知识,以“从财政收支看清末政治经济状况”为主题,解读材料二。

要求:提取信息充分(不同角度的信息至少3条)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

 

(1)趋势:数量上看,越来越多;从分布上看,由沿海到内地;从设立上看,由被迫开放到自行开放。 影响:破坏了中国的主权;便利了列强经济侵略;客观上推动中国城市化进程和经济、社会生活、思想文化等方面的近代化。 (2)示例:为维护庞大的中央集权统治,支出主要集中在政治、军事领域; 海军和铁路的支出,反映了中国近代化的步伐; 甲午战后为向日本赔款,大举借债,还债成为沉重负担,也直接导致了财政赤字(入不敷出); 由于小农经济依然占主导地位,田税仍是数量最多的税种; 商品经济的发展,使与商业有关的厘垒、常关税、盐税盐厘等合计已超过总额1/3; 关税比例仅次于田赋,说明中国逐渐卷入世界市场,对外贸易不断增长。(任意三条即可) 上述材料表明,近代中国一方面在向工业文明艰难地转型,另一方面也面临着民族危机和统治危机。 【解析】 (1)第一小问趋势,根据材料“1843年中国第一批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正式形成……34个。……40余处……30多处……(至此)可供外国人贸易的口岸达到110个。”可知从数量上看通商口岸越来越多;根据所学可知从分布上看,由沿海到内地;根据材料“1843年中国第一批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正式形成……一些官僚认为自开一些口岸是增加财政收入的重要途径”可知从设立上看是由被迫开放到自行开放。第二小问影响,可以从积极和消极方面归纳,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归纳通商口岸破坏了中国主权和便利了列强的经济侵略,“除极少数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发展起来,绝大多数后来都发展成为我国的经济重点和主要城市”可以看出客观上推动了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和近代化。 (2)首先根据表格提取信息。根据收支状况表可知,清朝政府的岁出中行政费和陆军费用数额最大,说明支出主要集中在政治、军事领域。债款开支的数额巨大,结合材料“债务主要是指1895—1898年的三笔外债”及所学知识可知当时是甲午战后,为向日本赔款,清朝大举借债,还债成为沉重的负担。根据表格可知岁入中田税的数额最高,厘金、常关税、海关税、盐税盐厘等合计已超过总额1/3,关税比例仅次于田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反映了清末小农经济依然占主导地位,商品经济的发展,中国对外贸易的增长。最后把所述内容总结即可。1895年4月,清政府与日本签订屈辱的《马关条约》,支付巨额赔款,大大加重了人民的负担;新通商口岸的开辟和允许外国在华投资设厂,拓展了列强对华输出的途径,中国逐渐卷入世界市场,商品经济发展。即中国一方面受到列强侵略,另一方面也在此过程中获得发展机会,艰难进行转型。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使西方列强认识到中国人含有无限蓬勃生气瓜分之说不啻梦呓的事件是

A.虎门销烟        B.太平天国运动    

C.洋务运动       D.义和团运动

 

查看答案

下列条约中,涉及即割地又赔款的是(    )

《南京条约》 《北京条约》 《马关条约》 《辛丑条约》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查看答案

“还我江山还我权,刀山火海爷敢钻,哪怕皇上服了外,不杀洋人誓不完”。这首民谣应出自

A. 鸦片战争时期

B. 太平天国运动时期

C. 甲午战争期间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

 

查看答案

有学者道:我们有必要将辛亥革命、国民革命、共产革命视为中国革命过程中相互衔接、演进的三个阶段,如同一曲戏剧的三个场次。此处所说的衔接、演进主要反映在

A对守旧势力进行无情革命

B把夺取政权作为奋斗方向

C将反帝爱国作为革命目标

D以爱国知识分子为主导力量

 

查看答案

温家宝总理在剑桥大学演讲时说:我深爱的祖国,古老而年轻,历经磨难而又自强不息。下列关于近代中国历经磨难与自强不息的对应组,不正确的是:

A. 鸦片战争——林则徐抗英

B. 《马关条约》——反割台斗争

C. 第二次鸦片战争——洋务运动

D. 《辛丑条约》——戊戌变法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