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发展的一个阶段性界碑,它是从革命运动外交向国家外交过渡的一次关键性转变,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方针的最终形成。”这里的“它”是指
A. 日内瓦会议的顺利召开
B. “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
C.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制定
D. 上海合作组织的成功建立
《和平法令》宣布:“本政府认为……俄国工人在推翻沙皇君主制以后用最明确的、最坚决的方式要求的和平,就是立即实现的不割地、不赔款的和平。”法令分布的背景是( )
A.废除农奴制度 B.推翻沙皇统治
C.两个政权并存 D.十月革命胜利
1917年4月,列宁根据当时俄国政局的特点。不赞成立即推翻临时政府,主张首先争取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然后再把小资产阶级政党排除出苏维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列宁提出这一主张的重要依据是
A. 存在着两个政权并存局面 B. 世界大战尚未结束
C. 红军取得了国内战争的胜利 D. 尼古拉二世已经宣布退位
特里·伊格尔顿在《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一书中认为,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批判是有史以来最彻底的,而且资本主义越发达,马克思主义越适用,一点也没有过时的感觉。这说明马克思主义
A. 推动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
B. 是建立在发达资本主义基础上
C. 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本质规律
D. 只适用于发达资本主义阶段
1947年的最后一天,蒋介石在日记中写道:“本月忧患最深……各方告急与失败之报,几如雪片飞来,蓐食宵衣,兢兢业业,未敢或懈,自省俯仰无愧,信道益笃,成败利钝,一惟听天命而已。”造成蒋介石“忧患最深”的主要原因是
A. 人民解放军粉碎了国民党的重点进攻
B. 人民解放军的反攻作战取得节节胜利
C. 人民解放军在东北地区发动战略决战
D. 政治协商会议通过有利于人民的决议
有人评价某战役“是国共合作、共创民族抗战伟业在战役上配合的典范……从阎锡山接受周恩来建议,建立战地动员会,到八路军吸收友军阵地战、阻击战经验,整个战役过程中无不闪烁着民族团结精神的光辉”。此战役应是
A. 平型关战役
B. 淞沪会战
C. 台儿庄战役
D. 武汉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