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刘宗绪《世界近代史》中写道:“1784年,小威廉出任英国内阁首相,他的施政措施起...

刘宗绪《世界近代史》中写道:“1784年,小威廉出任英国内阁首相,他的施政措施起先未得到下议院的赞同,他便解散下议院,重新进行选举,结果他得到新议员的支持,仍旧执政。”这一事件说明

A. 议会对内阁首相失去制约力

B. 内阁失去议院信任即应辞职

C. 英国民主政治在碰撞中完善

D. 内阁首相利用制度漏洞专权

 

C 【解析】试题本题主要考查英国君主立宪制的核心——责任内阁制的确立过程,旨在考查运用所学知识解读材料的能力。议院与首相的关系是,如果首相与议会意见不同,有两种方法,一种是首相率内阁辞职,一种解散议会重新选举。如果新议会支持首相,则首相得以继续,如果新议会对首相不支持,则首相会辞职。材料中的这个事件正是内阁与首相相互制约的典型事件,D项符合题意,故选D。议会对首相是相互制约的,A项不符合题意,故排除;在这种制度下,内阁辞职只是解决矛盾的一种方法,不是“即应辞职”,B项不符合题意,故排除;这种分权与制衡的方法不是制度漏洞,C项错误,故排除。故选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著名学者钱乘旦先生认为:“光荣革命后英国建立了一个合适的政治制度,这个制度保证社会有宽松、和平的环境,让人们追求个人的目标,最大限度地发挥创造能力。”就此理解18世纪英国领先世界的最大优势在于

A. 海外贸易

B. 和平环境

C. 地理位置

D. 宪政制度

 

查看答案

罗马帝国的建立者屋大维的顾问叫苦不迭:“麻烦在于人口众多,管理事务繁杂。因为公民包括了种族和能力上的形形色色的人,他们的秉性和愿望更是千差万别,所以统治起来困难至极。”为了对罗马统治下的各种人实行有效的统治,罗马帝国通过一系列司法实践,形成了

A. 《十二铜表法》

B. 公民法

C. 万民法

D. 习惯法

 

查看答案

柏拉图曾描述,在雅典公民大会上,“人们看到建筑师、铁匠、皮革工、商人和水手毫无差别地站起来发言,不管他们富裕还是贫穷,是贵族还是普通人”。这反映出雅典

A. 权力争夺的激烈性

B. 公民参政的平等性

C. 政治权力的分散性

D. 民主参与的广泛性

 

查看答案

假设古代雅典某年全国人口总数为30万人,自由民约为26.3万,其中男性成年公民6.7万人,外邦人约4万人,奴隶约1万人。其中有权参加公民大会的人数是

A. 约26.8万

B. 约6.7万

C. 约11.7万

D. 约10.7万人

 

查看答案

这次改革基本铲除了旧氏族贵族的政治特权,公民参政权空前扩大,雅典的民主政治确立起来。这次改革是

A. 梭伦改革

B. 克利斯提尼改革

C. 伯利克里改革

D. 查士丁尼改革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