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史专家认为中国近代工业发展曾出现三次热潮: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资本主义工业兴起;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族工业获得初步发展;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这“三次热潮”的相同作用是
A. 为辛亥革命奠定了物质和阶级基础
B. 促进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思想的传播
C. 根本上动摇了传统生产方式和政治制度
D. 一定程度上瓦解着中国传统的自然经济
下表反映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各类商品出口比重出现的主要变化,表中数据反映出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出口商品分类比重(%)表
A. 手工制品出口比重增加
B. 机器产品出口比重增加
C. 原料出口比重减少
D. 中国近代工业日渐萎缩
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一书中写到:“同治、光绪年间的政治领袖如曾、左、李及恭亲王、文祥诸人原想一面避战,一面竭力以图自强。不幸,时人不许他们,对自强事业则多方掣肘,对邦交则好轻举妄动,结果就是误国。”对上述内容解读正确的是
A. 政治领袖们的自强运动大大推动了思想的解放
B. 误国突出表现为中国在中日甲午战争中的战败
C. 第二次鸦片战争失败是政治领袖们避战的结果
D. 时人多方掣肘是导致自强运动失败的主要原因
据统计 1789—1998 年,遭美国国会众议院弹劾、参议院审判的文职官员共有16人,其中总统2 人,内阁部长1人,参议员1人以及法官12人。其中有7人(全部是法官) 被审判定罪并被免去公职。对以上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
A. 不利于维护司法的独立性 B. 违背法官终身任职的规定
C. 体现国会弹劾权的威慑力 D. 体现权力相互制约的原则
对下图解读正确的是
A. 18世纪中期的中国是世界制造业大国
B. 19世纪以来英国一直处于世界工厂地位
C. 19世纪末德国的制造业产值超过英国
D. 18世纪中期以来美国的制造业起点高,发展快
到了18世纪,在亚欧人的饮食中,玉米和马铃薯的比重大大提高。从西欧到中国的土地上,美洲的豆类提供了蛋白质,番茄和辣椒提供了维生素,并使饮食有滋有味。花生和番茄在东南亚热带的土地上疯长,以丰厚的产出支撑着众多的人口。这一现象从根本上反映了
A. 新航路开辟后“商业革命”方兴未艾
B. 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C. 经济交流改变了亚欧的社会生活
D. 经济全球化进入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