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代在哲学方面突破了五代以来沉闷墨守的局面,伴...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代在哲学方面突破了五代以来沉闷墨守的局面,伴随通经致用,讲求义理以及疑古思潮的兴起,出现了周敦颐、邵雍、张载、程颐、程颢、朱熹、陆九渊为代表的理学等诸多流派。……宋儒诸子融汇各家,援佛入儒,建构成新儒学体系,不仅升华了抽象思辨,而且高扬士人刚健挺拔的道德理性和节操意识。

——杨迪《如梦如幻的大宋王朝》

材料二  每当人们在中国的文献中查找一种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焦点在宋代,不管在应用科学方面还是在纯粹科学方面都是如此。……中国的科技发展到宋朝,已呈巅峰状态。在许多方面实际上已经超过了18世纪中叶工业革命前的英国或欧洲的水平。

——(英国)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

材料三  宋朝是中国社会市民阶级正式产生的年代,大批的手工业者、商人、小业主构成了宋朝的中产阶级。他们经济富足,又有自己独立的价值追求。市民的富裕闲暇生活及审美趣味和生活情趣促成了宋朝文化高度繁荣,戏曲、杂技、音乐、诗歌、小说等都在宋代高度繁荣。

——詹子庆编《中国古代史参考资料》

材料四  文学则文章由重形式改为重自由表达;艺术方面,……则采用表现自己意志的自由方法。音乐方面,……通俗艺术较盛,品味较古的音乐下降,变得单纯以低级的平民趣味为依归。

——日本汉学家内藤湖南《概括的唐宋时代观》

(1)据材料一,概括宋代理学兴起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思想特征。

(2)据材料二,概括作者关于宋代科技发展的观点,请说明理由?

(3)据材料三四,分别概括宋朝“市民社会”和文化发展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形成原因?

 

(1)原因:①通经致用,讲求义理及疑古思潮的兴起;②宋儒诸子融汇各家,援佛入儒。特征:把儒家的忠、孝、节、义上升到天理的高度,形成一套囊括天人关系的严密思想体系——“存天理,灭人欲”的理学体系。 (2)观点:宋代是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高峰。 理由:①活字印刷术发明,②指南针应用于航海事业,③火药广泛用于军事上。 (3)市民社会趋势:市民阶层产生,有其独立的价值追求和社会生活方式;市民文化的兴起。 文化发展趋势:文化的通俗化和平民化。 原因:两宋城市手工业、商业经济的繁荣,市民阶层的扩大,生活水平的提高,要求丰富的文化娱乐生活。 【解析】 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宋朝的经济文化思想科技,旨在考查分析比较相关所学的能力。 (1)本题考查宋朝理学,第一问学生从材料中“伴随通经致用,讲求义理以及疑古思潮的兴起”、“宋儒诸子融汇各家,援佛入儒”概括即可,第二问答出理学以儒家思想为基础,结合天人合一的观念这一特征即可; (2)本题考查宋朝时期的科技,首先学生从材料中得出“中国的科技发展到宋朝,已呈巅峰状态”,然后列举此时期的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等科技成就; (3)本题考查的是宋朝时期的文化,第一问学生从材料中“市民阶级正式产生”、“ 又有自己独立的价值追求”、“变得单纯以低级的平民趣味为依归”来概括即可;第二问原因的分析从宋朝时期的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的扩大,生活水平提高的结果。本题难度适中,要求学生较好的基础知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最早的法典,是李悝的《法典》。据陈群《魏律序》,是悝为魏文侯相,撰次诸国法所为。这一部书,在当时,……算做一部佳作,所以商君“取之以相秦”,没有重撰。……《法经》共分六篇,是(一)盗,(二)贼,(三)网,(四)捕,(五)杂,又以一篇著其加减。盗是侵犯人的财产,贼是伤害人的身体。盗贼须网捕,所以有网捕两篇。其余则并为杂律。

——吕思勉《中国文化史》

材料二  古罗马的公民法内容包括国家行政管理、诉讼程序、财产、婚姻家庭和继承等方面的法律规范,即公私法不分、实体法与程序法不分,表现出诸法合体的特征。发展到万民法以后,由于罗马帝国境内简单商品经济高度发展,民事法律关系扩大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导致私法体系更为发达。罗马法注重形式,注重法律程序。……公民法基本上保留了注重形式、程序繁琐的特色。发展到万民法后,为了适应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才逐渐变得简易、灵活。程序的严格执行是为了保证实体权利和义务的实现,程序不是可有可无的东西,罗马法注重程序是法律体系完备的表现。

——庄鹏《罗马法的特点及对后世的影响》

材料三  古代史家所探究的关于古代文明的诸多问题,都和现实世界有着这样或那样的关联……他们对一些具体问题的研究以及提出问题的一些方式往往也是对当代现实的一种有意识或者下意识回应与思考。

——黄洋《古代文明研究的现代意义》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述《法经》的主要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罗马法基本特点。

(3)概述材料三的基本观点。依据所学知识,说明研究古代法律的现实意义。

 

 

查看答案

关税与贸易政策是影响国际贸易和各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30年,美国国会通过了《斯穆特一霍利法案》,对进口商品提出高得异乎寻常的税率。此后,英国在1932年通过了《进口税法》,各国掀起了一场关税战和贸易战。两年内,全球贸易量萎缩了2/3。

——摘自王斯德主编《世界现代史》

材料二1950—1973年的24年间,国际贸易额从607亿美元增至5740亿美元,增长了8.5倍,年均增长10.3%。

——摘自池元吉《世界经济概论》

材料三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了全球金融危机,各国纷纷采取措施应对。美国总统奥巴马提出“购买美国货”(buy American:限制其他国家货物进口)计划。这一计划的提出引起了国际社会广泛争议,而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则指出: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始终不渝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

——据新华网、东方财富网整理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英美两国采取的措施主要与哪一历史事件密切相关?两国的举措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推动当时国际贸易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3)依据材料三,指出中美两国应对危机的措施有何实质性不同?并分析两种措施的各自利弊。

 

 

查看答案

与近代相比,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不同之处是(  

A.建立起制度性协调机制

B.欧美与其他地区差距悬殊

C. 发达国家居于主导地位

D.实现了自由贸易

 

查看答案

据统计,美国在18世纪的后半期,农业人口占40%以上……到19世纪末,农业人口减到5%左右,工业人口已经超过了农业人口……到20世纪50年代,大概1954年的前后,从事信息行业的人口已经超过了工业人口。这组数据直接说明

A. 经济全球化越来越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

B. 美国将更多的第一、二产业转移到劳动密集型国家

C. 生产力的提高促进了社会经济结构和生活结构的变化

D. 科学技术在促进生产力发展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查看答案

列宁说:“到1921年春天已经很清楚了:我们用‘强攻’办法即用最简单、迅速、直接的办法来实行社会主义的生产和分配原则的尝试已告失败。1921年春天的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经济问题上,必须退到国家资本主义的阵地上去,从‘强攻’转为‘围攻’。”这里的“退到国家资本主义”重点是指

A. 进一步发展国营经济

B. 国营经济与民营经济同步发展

C. 恢复和发展私营经济

D. 国家政权积极干预国民经济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