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发展中,个人际遇与国家命运息息相关。严复(1854—1921)一生的经历和思想带有鲜明的时代印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表为严复早期经历简表。
材料二
第由是而观之,则及今而图自强,非标本并治焉,固不可也。不为其标,则无以救目前之溃败;不为其本,则虽治其标,而不久亦将自废。标者何?收大权,练军实……至于其本,则亦于民智、民力、民德三者加之意而已。果使民智日开、民力日奋、民德日和,则上虽不治其标,而标将自立。
——严复《原强》(1895年)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严复早期经历的时代背景。
(2)材料二,指出在对“自强”问题的认识上,严复与洋务派相比有何进步之处。
宋代不仅在物质文化方面有很大成就,在科技文化方面同样有着重要贡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可为中国为印刷术之祖国的完全无可争议之依据的,就是第十世纪到第十二世纪所出版的中国的古版署之存在。……印刷术在中国盛行,远较欧洲为早。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四种伟大发明的流入传播……印刷术替宗教改革开了先路,并使推广民众教育成为可能
——据卡特《中国印刷术的发明和他的西传》等摘录
(1)指出宋代在印刷术方面的贡献。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简析这一贡献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
材料二:北宋词作一览表(部分)
材料三:《墨竹图》文同,北宋
(2)分别指出材料二中词流派的代表人物。结合所学,概括材料三中所反映艺术形式的主要特点。
恩格斯说:“启蒙学者是‘非常革命’的,他们不承认任何外界权威,不管这种权威是什么样的。宗教、自然观、社会、国家制度,一切都受到了最无情的批判;一切都必须在理性法庭面前为自己的存在做辩护或者放弃存在的权利。”对启蒙学者的“非常革命”,理解正确的是
A. 一切已有的认知都是不正确的
B. 在法律面前每个人都是平等的
C. 理性法庭的裁决是不可质疑的
D. 人要充分运用理性去判断事物
一位历史学家说:“民国的建立,虽说是由于人心的效顺,然以数千年专制的积重,说真能一朝涤除净尽,自然是无此理的。大约当时最易为大众所了解的,是民族革命。”他所说的“民族革命”是指
A. 推翻满清反动统治
B. 创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C. 驱逐列强在华势力
D. 颁布宪法以保障民权
1905年刘师培的《中国历史教科书》中指出;“中国史书之叙事,详于君臣而略于人民,详于事迹而略于典制,详于后代而略于古代。今所编各课,其用意则与旧史稍殊,其注意之处约有数端,如历代政体之异同、种族分合之始末、制度改革之大纲,社会进化之阶级、学术进退之大势。”材料所反映该教科书的意义是
A. 采用新旧史学结合的方法重新诠释中国历史
B. 显示出“增其新而变其旧”
C. 内容涉及广泛,彰显传统史学的价值
D. 注重文明史,标示了它的文化意义
明末清初,有学者认为:“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徒以诗文而已,所谓雕虫篆刻,亦何益哉”。据材料可知
A. 学者提倡经世致用之学
B. 学者提倡君主应以文学救世
C. 学者主张“心性空谈”
D. 学者主张从根本推翻宗法专制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