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的发展与人们的文化生活密不可分。与中国古代商业不断发展,城市经济走向繁荣,市民阶层壮大等经济现象相适应,文化领域成就非凡。这些成就不包括
A. 魏晋书法的形成和发展
B. 宋朝风俗画的发展
C. 小说的出现和繁荣
D. “工商皆本”思想的提出
一直以来,中国图书只有手抄本,同一种图书的复本相当少。但唐宋以后市面上的图书数量逐渐增多,图书出版业慢慢兴盛起来。导致这一变化的最重要的原因是
A. 中外文化交流频繁
B. 商品经济的发展
C. 造纸术的推广
D. 印刷技术的发展
恩格斯高度评价了中国在火药发明中的首创作用:“现在已经毫无疑义地证实了,火药是从中国经过印度传给阿拉伯人,又由阿拉伯人和火药武器一道经过西班牙传入欧洲。”“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恩格斯的这一观点不能说明
A. 中国文明对西方文明的发展产生影响
B. 火药最早由中国人发明
C. 火药的发明主要促进了西方历史的进步,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是消极的
D. 阿拉伯人充当了中西方文明传播的中间人
17世纪的中国出现了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三大著名思想家,18世纪的法国则涌现出了伏尔泰、卢梭、孟德斯鸠等举世闻名的大启蒙思想家。中法两国思想家在思想上的共同点是:
A. 倡导理性主义,批判愚昧和迷信
B. 反对君主专制制度,主张人民为主
C. 主张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D. 变革政治制度,实行君主立宪
张岱年在《中国文化概论》中指出:“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具有一种时代的缺陷,黄宗羲、唐甄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这里的“先天不足”是指
A. 知识分子群体不够强大
B. 资本主义经济不够充分
C. 民众的公民意识尚未觉醒
D. 专制集权体制顽固持久
在价值层面上,贵族化是宋明理学的根本特征,理学家否定现实社会中个人的生命、情感、欲望等世俗价值,而明末一些儒家学者在价值取向上正好与之相反,肯定“财之与势固英雄之所必资,而大圣人之所必用",是“吾人禀赋之自然”。这说明
A. 经济发展导致思想变化
B. 世俗化是明末儒学主流
C. 理学认为人性违背天理
D. 明末市民文学得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