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史学家班克罗夫特叙及“列克星顿的枪声”时,绘声绘色地描述了殖民地民兵同英军的对峙交火,十分肯定地指出,随着指挥官一声令下,英军士兵首先向民兵开了枪。随之,“各殖民地带着同样的冲动,飞快地拿起了武器;他们同仇敌忾,互相发誓要‘准备应对这一极端事件’,整个大陆万众一心,高呼‘不自由,毋宁死’”。对这一颇具文学色彩的描述,下列怀疑合理的是 ( )
①列克星顿之战确有其事吗?
②各殖民地居民对英国的敌视态度是一致的吗?
③能肯定是英军首先开枪吗?
④“不自由,毋宁死”是“万众一心”的声音吗?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英国降低选民的财产和身份要求,工业资产阶级和农村中的富裕农民得到选举权,选民人数大大增加,当年英国大约有16%的成年男子得到选举权。”该项改革的意义包括
①行政权逐步转移至内阁手中
②让民主主体扩大至普通公民
③以和平方式削弱贵族保守派势力
④使工业资产阶级分享更多政治权利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题文)钱乘旦指出:经过18世纪的变化,英国国王是不会犯错误的……实际的政治问题交给政客们去处理——让政客们去犯错误,并且承担错误的后果。这种现象的出现实际上说明了
A. 国王凭手中的权力转嫁责任
B. 议会开始限制王权
C. 工业资产阶级主导政府
D. 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有观点认为,英国1689年的《权利法案》的意义并不在于使议会获得多少新的权力,而在于明确划分了议会和国王的权力界限,使双方此后得以避免再因权限模糊而发生严重的权力冲突,这一观点旨在
A. 说明议会获得的权力有限
B. 说明《权利法案》明确了权力界限
C. 《权利法案》缓和了社会矛盾
D. 强调英国立宪传统以法律形式确立
钱乘旦《在传统与变革之间﹣﹣英国文化模式溯源》中指出:“‘光荣革命’既是传统的沿袭,又是变革的手段。”这里“变革的手段”不包括
A. 保留了君主制
B. 改变了国家性质
C. 逐渐实现民主政治
D. 废除了君主专制
肖德甫在《大国法则》中认为:“光荣革命在英国的历史上是一个划时代的事件。它不仅将英国1640年以来的革命成果以温和和妥协的方式巩固下来,并且以此为出发点,奠定了现代英国的基础,开启了现代英国之路。”对材料中“光荣革命”的意义理解错误的是
A. 极大地提高了英国议会的权威
B. “不流血”一定程度上是与落后势力妥协
C. 至此国王已经是虚位国家象征
D. 这次事件总体推动了英国历史的发展进程